痰饮病论治异同初探.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中医药

江西中医药2008年lO月第 1O期总39卷第310 痰饮病论治异同初探 ★ 杜亚青 指导:艾华 (1.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 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 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沈阳 110032) 摘要:痰与饮同出一源而实有不同,从痰与饮在病名含义、历史渊源、病因病机、症候、治则治法以及发展现状与趋势这几个方 面来探讨其异同,提出痰饮应分论分治,才能更好的在临床治疗上提高其疗效,并促进 中医痰饮病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痰饮;辨证论治;异同 中图分类号:R255.8 文献标识码:A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的病理性产物,并可成为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痰病与饮病 的发展有其不均衡 继发病因。现在我们所说的痰饮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 性 。 义的痰饮为诸饮之总称,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 ;狭义 2.1 在宋元以前 医家们就不乏在著述 中论及痰饮病,但 者仅为四饮中的痰饮…。痰与饮俱是人体的病理产物,同时 是那个时期则更偏重于对饮病的论治。如成书于唐代的 《千 又是致病因素 ,由于痰与饮概念相似同出一源,俱指体 内津 金方》,在论述痰饮时依然沿用了张仲景对痰饮病的分类及 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常并称痰饮,所以人们多把痰与饮 描述。 并称、合论以及合治。其实痰与饮的不同,历代一些医家在 2.2 至元代 在朱丹溪、王畦等名医的论痰治痰之后,痰病 著述中都有论述,如清代徐镛所著 《医学举要卷三 ·杂症合 学便逐渐成为了医家们论述的重点,对痰病的研究已蔚然成 论》篇中说:“痰与饮同源而有阴阳之别 ,阳盛阴虚,则水气凝 风。特别是王硅所著的 《泰定养生主论》 ,在书 中他把痰 而为痰。阴盛阳虚,则水气溢而为饮” J,只是后人把痰的 病的病因病机归纳为:一是先天遗传 ,“父母俱有痰疾,我禀 概念泛化了,而没有注意到其二者之间的区别。痰与饮的关 此疾,则与生俱生也”。二是后天因素。包括六淫引发和七 系历来都是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在中医临床证治中各有其 情导生两种。三是病理产生。王氏云:“髓 、脑、涕、唾、演、 独到之处。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说明痰与饮有着确实的区 精、津、气、血、液,同出一源,而随机感应 ,故凝之则为败痰”。 别,在论与治的方面都应明确区分。 在对痰病的症状描述上也是发前人所未发,他列出痰病证候 1 病名及含义的分离 达五十余种之多,且将其分为两类 ,即一切气急喘嗽咯吐痰 痰饮病病名最早见于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但在 涎、呕泻黏稠焦黄液体 ,或肢体结核肿胀溃烂流脓淌滋水等 《金匮要略》中所论的痰饮就其含义来说,其实是只论饮而未 形可见者 ,为有形痰证;和 “无痰不嗽不哕者”,如心悸、头眩、 及痰的。痰饮含义的分离最初在隋代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 癫狂等,因其 “积痰 日久,结实不泛,但能关格致病,并不咳嗽 论》中已有论述 ,在书中巢氏将痰饮病总候分为痰病诸候和 吐痰”者 ,为无形痰证 。并且在书中,王畦还首次论及了痰 饮病诸候,并且列出了五种痰候 (诸痰候、热痰候、冷痰候、痰 形及痰味,丰富了痰病的诊断依据。 自朱丹溪和王硅论痰之 结实候以及鬲痰风厥头痛候)及六种饮候 (诸饮候、流饮候 、 后,有关痰的病因病证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如张子和的 “痰 流饮宿食候、留饮候、留饮宿食候、癖饮候、支饮候、溢饮候和 蒙心窍”论 、张景岳 “百病多兼有痰”说等,形成 了痰的独特 悬饮候)。直到宋代杨仁斋将痰与饮明确的区分,指出:痰之 概念、理论体系及治疗原则。而有关饮的理论,基本还是宗 与饮,其由自别 ,其状亦殊 ,痰质稠黏,饮为清水。张景岳在 《金匮要略》的论述,如饮之成因、分类、脉证乃至治法等。 《景岳全书 ·卷三十一》中也说道:“痰之与饮,虽日同类而实 2.3 及至现代 医家们对痰饮病的发展和创新都是偏重于 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此皆水谷之余,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