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年3月 第34卷 第3期
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 Mar.2012 Vo1.34 No.3
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沉积微相特征
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马文龙 (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扶余采油厂,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利用大量的岩心、测井及录井资料,从岩石学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研究等几个方面,系统
分析了扶余油田中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的沉积特征,共识别 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 2个亚相和 9个
微相。通过对研究区内泉四段 13个小层的平面展布特征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泉四段砂体的含油气性分布
特征综合分析表 明:不 同沉积微相 区注入水的运动规律与剩余油的分布不 同。经统计发现该 区 (水下)
分流河道剩余油含量最高,河 口坝次之,(水下)天然堤剩余油含量一般,远砂坝也有一定的油气分布。
[关键词]扶余油田;泉 四段 ;沉积微相 ;剩余油
[中图分类号]TEl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 (2012)o3—0161—05
扶余油田位于松原市,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南部的中央凹陷区扶新隆起带的扶余三号构造上,为裂
缝性 中低渗透砂岩构造油藏。 目的层泉头组四段 (简称泉四段,即扶余油层)共分为 4个砂岩组 13个
小层,储层岩性 以粉、细砂岩为主。为弄清楚剩余油分布规律,利用测井、岩心等资料,对扶余油 田泉
四段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 ,为油田剩余油挖潜打下基础 1]。
松辽盆地泉头组沉积时期是由断陷盆地向坳陷盆地转变的构造反转过渡期。泉四段沉积时期盆地持
续拗陷,形成统一的拗陷中心,大面积的三角洲砂体沉积。泉四段地层厚度达 11O~120m,坳陷主体分
布在古龙 、大安、长岭、三肇 、榆树至大三井子一带 [6 。
1 沉积微相标志 。
1.1 岩石学特征
扶余油田泉 四段总体上由4套泥岩与砂岩互层构成 ,各层组底部含砾岩 。通过对取心井的岩心及薄
片分析 ,研究区砂岩为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中一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岩屑长石砂岩 (图 1)、混合砂岩和
含泥质细砂一粗粉砂岩 ;另外还含有灰质砂岩、含泥砾和钙砾砂岩 ,含 内碎屑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以及亮
晶砂砾屑灰岩等。 ‘
长石平均含量 43 ,一般 24 ~56 ,主要为钾长石 ,少数为斜长石 ;岩屑平均含量 23%,一般
为 16 ~35 ;石英平均含量 34 ,一般为 26 ~47 ;岩石主要为火山岩 ,也有石英岩、片岩 、花
岗岩、千枚岩 、泥岩等 。岩石 中重矿物组合为锆石一石榴子石一电气石一磷灰石 ,反映其母岩为酸性岩浆
岩 。胶结物以泥质为主 ,含少量的钙质胶结物 ,泥质含量分布范围 16.7%~23.995/,平均为 19.45 。
矿物成分成熟度 中等,表明为陆相湖盆近物源沉积 。
1.2 泥岩特征 .
研究区泥岩颜色主要为灰色、浅灰色、灰绿色、棕红色等 ,表明整体为弱氧化一弱还原的沉积环境 。
D27—6井粒度概率曲线显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粒度概率曲线表现为三段式,跳跃组分和悬浮组分各
[收稿 日期]2012—01—11
[作者简介]马文龙 (1972一),男,1996年西南石油学院毕业,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地质开发工作。
第 34卷第 3期 马文龙: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屑和植根 ,自然伽马曲线为低平 的曲线。如探 106井 411.77~422.1m岩心。
2.2 三角洲前缘亚相
研究区三角洲前缘泥岩以灰色 、浅灰色 、灰绿色、绿色为主 ,表明主要形成于弱还原一还原沉积环
境 ,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问湾 、天然堤 、河 口坝、远砂坝等 5个沉积微相。
1)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探 106井 465.72~474.06m 岩心显示 ,该微相以厚层一中厚层砂岩为主,
向上逐渐过渡为泥质粉砂岩 、及粉砂质泥岩 ;河道底部常见冲刷面,其垂向序列 以正韵律为主 ;发育交
错层理、斜层理、水平层理,含零星碳屑;自然伽马曲线形态以箱型、钟型为主。
2)水下天然堤微相 扶 3—28井 392.54~398m岩心显示,该微相岩性多为粉砂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版)初级数独题目题(后附答案).docx VIP
- 2025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及更新.pptx
- 标准图集-16CK208-装配式室内管道支吊架的选用与安装-参考图集.pdf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44张PPT).pptx VIP
- 医药代表试用期转正述职报告.pptx
- 大学宣传部工作计划.pptx VIP
- 智能世界2035报告.docx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中国地理空白图(政区、分省轮廓、地形铁路空白图.doc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9月联合考试“对雷军三句话的思考:追赶者、同行者、识风者 风起时,走在路上”审题立意及范文-2026年高考语文各地名校模考卷作文导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