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 1期 林 产 化 学 与 工 业 V01.29No.1
2009年 2月 ChemistryandIndustry ofForestProducts Feb.2O09
不 同工艺生产茶树油产 品质量的研究
梁忠云,刘 虹,陈海燕,陈祖 洪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 以ISO4730—1996为标准对工业化生产和小型芳香油生产装置(乡村适用的)两种工
艺制得的茶树油的理化指标和主要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利用小型芳香油装置生产的茶树
油重组分小于5%。初步探讨认为重组分沸点高,常压难蒸出。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茶树油;小型芳香油生产装置;重组分
中图分类号:TQ35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3—2417(2009)0l一0107—04
StudyonQualityofTea—treeOilProducedby
DifferentProductionProcesses
LIANG Zhong—yun,LIU Hong,CHEN Hai—yan,CHEN Zu-hong,
(GuangxiAcademyofForestry,Nanning530001,China)
Abstract:Contentsofmainchemicalconstituentsandphysico—chemicalindexesofoilofMelaleucaalternifoliaL.ofterpinen一4一ol
type(tea-treeoil)producedbydifferentproductionprocesseswereanalyzedaccordingtoISO4730—1996standard.Itwasfound
thatcontentofheavyconstituentoftea—treeoilproducedbysmall—scaleperfumeroilproductiondevicewasbelow 5% .which
indicatedthatboilingpointofheavyconstituentsintheoilistoohightobedistilledundernormalpressure.
Keywords:MelaleucealternfioliaL.;tea-tree0il;small·scaleperfumeroilproductiondevice;heavyconstituent
互叶白干层 (MelaleucaalternfioliaL.),又名 白干层芳香油树,是桃金娘科白干层属常绿灌木至小乔
木树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东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入我国,目前在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都
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利用白干层叶子和小枝条进行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精油称 白千层芳香油,它们
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主成分含量变化较大。实验发现,白干层油分为 3种类型,分别为4一松油醇
型、1,8一桉叶素型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型 j。市场上利用最多的白干层油为4一松油醇型(商业上称
茶树油),它具有明显的广谱杀菌和抗菌作用,广泛应用于制药、日化、食品、香料等行业 。目前国内
外对茶树油的提取主要以水蒸气蒸馏为主 J。1998年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引进澳大利亚 白干层
芳香油树的优 良种源,在东门、钦州建立 白干层芳香油生产原料基地,2001年又建立了茶树油生产车
间,并于2002年3月完成了生产调试及验收,正式投入生产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树油的市场
竞争力,针对芳香油生产的传统 “土法”蒸馏存在的得油率低、生产周期长、效率低、燃料消耗高等技术
问题,对现有的茶树油生产工艺和技术及设备进行改造,研究开发出适合于山区使用的乡村规模的小型
芳香油生产装置(此装置已于2007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2006年7月,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利用
这套小型装置在原料基地东门林场生产茶树油。作者采集了工业化蒸馏和小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MATLAB_SimMechanics的四缸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仿真与动力学分.pdf
- 奥氮平对脑电图影响.pdf
- 对云南丽江纳西族打跳实证调查研究.pdf
- 基于B样条路径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_钱东海 1998.pdf
- 安塞油田长3段45与6油组沉积微相分析.pdf
- 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康慕谊、李波、李晓兵、赵文武土地利用和生态响应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pdf
- 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刘彦随土地资源和城乡发展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pdf
-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应用.pdf
- TiO_2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氧化活性影响.pdf
- 基于dSPACE混合动力轿车AMT电机控制系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