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末边疆治理与国家整合研究.pdf
-IS7
408
摘要
国家历来是政治学研究的主题。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国家
由人民、领土和主权三个要素组成,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难以构成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具体就“人民这一要素而言,这一群体长
时期形成的共同情感、国家认同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乃至对于
一个国家的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边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都
是与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密切相关的要素。整体来看,我国古代对于
边疆地区的治理是消极的。到了晚清,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扩
张,陆海边疆不断受到侵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边疆问题才被提到
重要议事日程。
进入20世纪,与我国接壤或其占领地与我国接壤的沙俄、日本
和英国开始了对我国新一轮的掠夺和侵略。虽然在蒙古和新疆地区没
有爆发战争,但是沙俄对这两个地区的侵略活动却一刻也没有停息,
英国则对一直新疆进行着渗透。因此可以看出,清末的边疆危机主要
爆发在东北、蒙古、新疆和西藏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的边疆区域,
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并与外国接壤,中央控制力较弱,外国侵略势
力很容易渗透,也更容易将这些地区分裂出去。因此,加强边疆治理,
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消减边疆地区的离心力,维护国
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方列强的入侵,加剧了清末的边疆危机,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
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客观上也对清末陈旧的观念和落后的社会经济制
想。一次次的侵略、
本文依据治理理论和政治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在清末边
疆危机四起的情势下,朝野呼应,共同为应对危局所做的努力,力求
揭示这一时期边疆治理的概貌,总结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本文主要
依靠清末报刊刊发的文章,特别是以康有为《官制议》和清末《东方
杂志》刊发的文章为中心,整理清末边疆危机所激发出的民族主义和
治边及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建议,探讨官民互动下治边政策变化的
背景、内容和意义,研究统治阶级调适中央和边疆地区的关系,实力
经营和巩固边防等措施对于国家整合的意义作用。
通过分析,认为清末治边政策及其实践是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保持边疆稳定、巩固边防、增强国家向心力的重要保证。清廷
朝野上下对于治边政策与民族政策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积极将之
付诸实践。清末的治边思想与实践基本呈现出如下特点:化解边疆危
机与治理边疆是中国完成国家形态转型的首要任务;迭次的边疆危机
及其制度调适与创设,完成了中国从传统国家观向现代国家观念的转
型,也带动了边疆治理模式的彻底转变;在清末治边思想与实践中贯
穿着一条鲜明的民族主义路线。在社会结构裂变型的封建社会,通过
/嬲剐必
内部整合,巩固边疆,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多民族国家的认同。
关键词清末,边疆危机,边疆治理,国家整合
Abstract
in
Stateissueshave beenacentraltheme science.
always political
Froma of stateis ofthree
composed
perspectivepoliticalgeography,the
elements,the and lackof factoris
people,territorysovereignty.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