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沂蒙文化生成与演进的历史分期摭探.pdf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 6O卷 第 1期 (总第 258期)
JOURNALOFSHANDONG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M Sciences) 2015 Vo1.60 No.1(SerialNo.258)
沂蒙文化生成与演进 的历史分期摭探
韩延 明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山东 济南 ,250001)
摘要: 沂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其生成与演进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史前是沂蒙文化孕育成长
与独立发展的原生时期;西周至春秋战国是沂蒙文化走出沂沭河流域,与中原文化交汇互渐的拓展时期;秦汉是沂
蒙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大文化后蓬勃发展的激扬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沂蒙文化在中国江南异彩纷呈的辉煌时期;隋
唐宋金元是沂蒙文化发展平缓、单薄、弱化的低落时期;明清是沂蒙文化显现发展旺势的复兴时期;近现代是沂蒙
文化输入先进思想和革命文化的焕然时期;当代是沂蒙文化特别是沂蒙红色文化丰富与弘扬的升华时期。
关键词: 沂蒙文化;生成与演进;历史分期;启迪
中图分类号: G12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5973(2015)01—0049~14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5.01.006
中国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多民族 可知兴替。本文拟对沂蒙文化生成与演进的历
融合的泱泱大国,在沧桑巨变中谱写了一部世 史分期,作一提纲式的粗浅探讨。
界各国无与伦 比的绵延不绝的文化与文明发展
史。中国传统文化,乃是屡经历代变迁而仍然
保持着某种同一性的文化元素,是在现实中活 “沂蒙文化”是指以纵穿南北的沂沭河流
动着的历史,是在革故鼎新、消化吐纳的流程中 域和横贯东西的蒙山山系及其辐射地带为依托
代代累积、前后相因的文化脉络。它始终活在 而形成的一种源远流长且与时俱进 的区域文
国人心中,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影 化。它萌芽于远古时期,承传于东夷文化,发展
响着不同层次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历久不 于商周以迄于今 ,具有明显的原生性、交融性、
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是由各具特色的区 连续性特征。然而,作为一个区域性文化概念,
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相互渗透、交 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明确提出来的。专家
流、融合而形成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 曾说过: 认为:自春秋战国至今,在山东省境内客观地存
“国史取裁于方志。”因此,“扬国学以铸文心, 在着三大既相互融合又各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
慕先贤以承文脉”,必须与深入研究国内各区 体系,即北部的齐文化、西部的鲁文化和南部的
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微观性探索促进宏 沂蒙文化 (东夷文化)。但也有学者对 “沂蒙文
观性研究,进而在披沙拣金、去伪存真中继承珍 化”这一概念的提出表示异议,认为把沂蒙文化
贵的文化遗产。沂蒙文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概念独立提出是不恰当的,沂
融合兼综,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时代创新力 蒙地区是齐鲁的一部分,山东只有齐鲁文化而没
和深远影响力的区域文化形态,是一条穿越数 有其他文化;也有学者认为,沂蒙作为地域概念
千年时空的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廊。以史为鉴, 出现较晚,不应用它来命名一种区域文化。
%收稿 日期:2014—10—07
作者简介:韩延明(1959一 ),男,山东肥城人,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马克思主
义群众观研究中心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