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清末民变的原因.pdf
CANGSANG
浅析清末民变的原因
李美荣 郭 平
摘 要 文章从民众心理和舆论传播等方面对清末民变的原因进行浅显地探究。
关键词 清末民变 民众心理 舆论传播
综观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清末民变研究,成果丰 遍及除外台湾的全国各省区,计 1300余起 ,平均每两
硕,大多数学者摆脱以往那种重全国轻地区、重总体考 天半一次,实际次数可能更多。清末民变的发生率远超
察轻具体分析、重政治轻社会等的传统趋向,而是将研 过清中期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倍,比之甲午战争前后也
究转向多元化、宽视角、广领域的方向,关注社会底层 有大幅度上升 ,参与者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士农工商、
群体的抗争,给予他们理性的关怀,对他们进行合理的 官吏兵丁,无人不匪,无地无匪;性质上从偷盗抢劫这
历史定位。但与众多发展成熟的领域相比,清末民变的 种普通的刑事案件为主变为 “全能”:偷盗、抢劫、罢工、
研究还处于 自发分散的状态 ,仅有一些零星的、边缘性 罢市、学潮、兵变、走私、贩毒、开场聚赌、纠党劫物、掳
的研究,远未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在已有成 人勒索、杀人放火、拘官戕官,直至武装反抗 、革命排
果的的基础上,对清末民变的原因做一粗浅探讨。鉴于 满,无所不有。但是这些当中,属于民变范围内的主体
学界对 “民变”概念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本文采用吴雁 还是以抗粮抗捐税、抢米风潮和反抗 “新政”为主的群
南先生所说的民变即 “以农民为主体的各阶层劳动群 众斗争。清末十年民变不仅分布广泛,遍及各省份,而
众的反抗斗争”1】『。 且不间断频繁发生。除此之外,民变在发生的时空分布
上存在着差异性。 “清末民变从其发生时间来看,主要
一 、 清末民变的状况 发生于 1906年 (133起 )、1907年 (139起)、1909年
清末十年,我国社会正处于历史I生转变时期。伴随 (116起1、1910年 (217起)和 1911年 (108起),其 中尤
着早已存在的因社会结构分化、吏治腐败、人地关系不 以1910年为最高;从各省情况来看 ,十年间民变发生
协调等引发的社会矛盾而来的是以群体性骚动的形式 次数最多的是江苏省(275起),其次为浙江 (178起)、
出现的阶级矛盾激化。再加之,西方人侵 ,使得本已激 江西(69起)、安徽 (64起)、广东(62起)、湖北 (56起)、
化的社会矛盾 ,又揉入新的因素,使之变得纷繁复杂、直隶(53起)等省,发生次数最少的则是宁夏 、蒙古、新
错乱交织。尤其是在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对外的巨额 疆、西藏等地,几乎为零。总体上来看,民变主要集中于
赔款及清廷在义和团运动中对民众的欺骗,使得群情 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而其大多数是经济发达的省份,
骚动,怨恨弥漫。正如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皇帝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民变发生的次数最多。”圈
的上谕说:“现值时势多艰,人心浮动。” 近年各省时
有匪徒啸聚……事起一隅,动关全局。”31『十月的上谕又 二、清末民变的原因
说 :“现在人心不靖 ,乱党滋多。”这里的 “乱党”“匪 辛亥革命前十年,社会处于急剧变动的时期,新旧
徒”,除了革命党的暴动、新军的兵变等的活动之外,还 事物交杂共存,普通民众的平静生活状态被打破,突然
包括到处蜂起的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的自发反抗斗 地、不 自觉地被带入一种无序、繁乱无常的漩涡之中。
争。 紧张、愤懑、不安、无助、烦躁、压抑、沮丧、惶恐等各种
从 目前所见档案、资料看,辛亥革命前十年的民变 情绪充塞于每个人的胸 口。以农民为主体的各阶层劳
·
一 60一 锯岳·20142·
CANGSANG
动群众,本身因知识、眼界等方面的局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