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pdf

2010年1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an.,2010 篁!!童篁!塑 !竺竺竺皇!!!望竺坠!些呈丝皇型!!!些!!竺!竺呈!!兰型量竺!型墅!!竺竺! !!!:!!墅竺:! 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 江立华.陈文超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传统文化是建构于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连续性的生活方式,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嵌入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经过时间和空问层面的形塑,被赋予体验和愉悦的功能,成为乡村旅游存在和发 展中一种有效的配置性资源。在实践中,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较强的传统文化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错位,得到了 有效地形塑,受到了乡村旅游者的欢迎,乡村旅游也因此迅速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时空;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10)0l一0092-05 在城乡协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等为内容的 乡村旅游活动日益增多,业已成为一支活跃于旅游市场的新兴力量。与此同时,市场结构与情境不确定 性下乡村旅游资源的效用失衡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成为现时期制约乡村旅游再发展的瓶颈和困境,甚至 严重动摇了乡村旅游存在的合理性。本文在经验调查的基础上,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旨在探讨乡村 旅游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逻辑,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乡村旅游的实质,寻找突破瓶颈的有效路径。 一、传统文化是现代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源 乡村旅游发源于】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导致城市居 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关 注程度的提高,世界范围的“绿色运动”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西班牙学者Rosa a orTraditionalRural Yagu‘.ePerales曾将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旅游划分为传统乡村旅游(Homecoming Rural 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ModemTourism)。传统的乡村旅游主要以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 “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旅游者充 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 从现代乡村旅游模式的产生可以看出,它是以乡村田园风光、生产经营活动、自然生态环境和风俗 文化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正如英国学者B·莱恩(Lane)所说的,纯粹形式的乡村旅游是建立在乡村社 会中并依赖乡村资源而开展的具有传统文化等乡村特点的活动llI。从文化角度来讲,现代乡村旅游是一 种乡村文化旅游,一种感受和体验乡村文化的行动,如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等。从资源的需求来讲,传统 文化的延续也就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若脱离乡村的传统文化活动、缺少文化底蕴,现代商 业再能运作,乡村旅游也只能是一种空中楼阁、好景不长。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很多瓶颈与困境正 是因为传统文化支撑力度弱等因素导致。因此,对于乡村旅游来说,传统文化是其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有 效的形式支撑和资源保障,是乡村旅游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吸引都市居民,就在于它的乡村性。一般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 体生活方式。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更多涉及的是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讲的一种仍然保留或持续的生活方式, 如价值观、语言、知识和物质对象等。这种文化并不是一种过去的或者已经消逝的文化,而是一类以多种 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参与形塑现实的文化,如嵌入农事之中或存在于记忆之中等。按照吉登斯的观 点来理解,传统其实是与现代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观念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产物。并且传统是必须 [收稿日期]2009—06—18 [作者简介】江立华(1965一),男,安徽歙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乡社会学和人 口社会学研究;陈文超(1982一),男,湖北襄樊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08级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