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令海北部陆坡全新世以来的生物标志物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pdfVIP

白令海北部陆坡全新世以来的生物标志物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令海北部陆坡全新世以来的生物标志物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pdf

第26卷第 1期 极地研究 V01.26.No.1 2014年 3月 CHINESEJOURNALOFPOLAR RESEARCH March2014 白令海北部陆坡全新世 以来的生物标志物记录 及其古环境意义 张海峰 王汝建 陈荣华 高爱国 李丽 王慧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1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 厦门361005) 提要 通过白令海北部陆坡区B2-9站位沉积物柱样高分辨率的生物标志物 (菜子甾醇、甲藻甾醇、长链烯酮、n—C dio1)提取和分析,获得了近 1万年来浮游植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高碳烷烃输入与陆源植被变化等相关记录,研究结 果显示 ,全新世以来表层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力都经历了 “高一低一高”的变化过程 ,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能受控于 陆架坡折处海冰的分布、上层海洋营养盐供应和全新世气候与环境的变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硅藻是初级 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甲藻次之,颗石藻和黄绿藻比前两者低了 1个数量级,硅藻与甲藻之间具有明显的竞争关系, 前者明显 占据优势 ,是白令海有机碳汇的主要贡献者;正构烷烃总量分别在7.8kaBP,6.7kaBP和5.4kaBP,经历 了3次阶梯状的下降过程,并呈现出4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其主要受控于早全新世海平面上升以及周边陆地植被源区 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正构烷烃分子组合特征显示其来 自陆地高等植物、且陆源植被结构较为稳定,木本植物 占据优 势;单体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正构烷烃的主碳峰为n—C:,对烷烃总量的贡献最大,可能与当时陆源繁盛的木本植物及输 入有关,含量较高的n—C则可能主要来源于北半球沿海广泛分布的一类沉水植物。 关键词 白令海 生物标志物 浮游植物与初级生产力 高碳烷烃输入与陆地植被结构 全新世 doi:10.13679/j.jdyj.2014.1.001 其是在白令海盆东北和西北陆坡至陆架边缘的上部 0 前言 水体中存在一个高生产力带,被称为 “白令海绿带” (BeringSeaGreenBelt,BSGB)L2-4j。而其北部为宽 白令海位于太平洋的最北端,是连接北冰洋和 阔的陆架,东、西两侧发源于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 太平洋的唯一通道,白令海及北太平洋与北冰洋之 几条河流搬运来大量陆源物质,记录下丰富的海陆 间的水团交换过程对于理解物质和热量平衡及气候 气候变化信息。前人研究发现晚更新世以来 白令海 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J。前人研究表明,白令 的海洋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引,其沉积物 海是一个受风、海流和海冰综合控制的高生产力生 记录的古海洋学信息可以提供与米兰柯维奇轨道周 态区系,其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很高的表层生产力,尤 期相关的北半球冰盖演化及高频率的Heinrich和 [收稿 日期] 2013年7月收到来稿,2013年 l2月收到修改稿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俄合作与交流项 目(41211120173)、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 评估专项(CHINARE2013-03-02,CHINARE2013-04-01)、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对外合作支持项 目(IC201105)和中国 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 目(水[2013]02-013-012)资助 [作者简介] 张海峰,男,1986生。硕士。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地球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