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拙与游刃有余――从傅山与阮元的书论看中国书法品鉴的三个路向.pdfVIP

浩然正拙与游刃有余――从傅山与阮元的书论看中国书法品鉴的三个路向.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浩然正拙张志伟 ——从傅山和阮元的书论 仝 看中国书法品鉴的三个路向 {与游刃有刀、 ] 变为真行草书,无复隶古遗意。即以焦山《瘗鹤铭))与莱州郑 摘要: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对中国近代书学理论的影响一直 道昭《山门))字相较,体相近,然妍态多而古法少矣。”由此可 延续到今天,但这种划分方法有它的局限性,不能使中国书法 见,阮元不但对“唯帖是尚”表示不满,而且明确指出:“真行 与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相一致。本文力图站在中国文化整体的 草书,无复隶古遗意。”甚至对历代都有人叫好的《瘗鹤铭》也 高度上,借助傅山书论重新区分中国书法品鉴的三种路向。 有微辞。北宋黄庭坚曾言:“大字无过Ⅸ瘗鹤铭》。”明代王世贞 关键词:南北书派论 书法的儒家路向 书法的道家路向 则言:“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清代翁方纲 书法的佛家路向 更赞其“兼该上下数千年之字学,六朝诸家之神气,悉举而淹 贯之”。对这样一个被黄庭坚等人认作王羲之的正书作品,阮 元却说:“妍态多而古法少。”可见阮元的尊碑立场。尽管郑碑 清代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 更有古意,而且风格亦雄浑,但是,纯从审美角度看,二者很 《艺舟双楫》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都沿用董其昌画分南 难有上下之分,除非品鉴者采取了某一种立场。 北宗的方法,把中国书法也划分成“北碑南帖”,以显示中国书 阮元这种贬帖尊碑的立场根源无疑属于儒家克己复礼之 法的碑学传统与帖学传统的南北风格差别。此种划分“南北” 道,因为儒家一向尊崇正统。孔子有席子摆放的不正而不坐, 的方法虽然容易令人见到北硬南柔的人文和地理风貌,但却又 肉割的不方正而不食的复礼身教,这种求正的拙举深深影响了 使人看不到中国思想传统对书法的影响。董其昌的南北分宗来 儒家人伦鉴识和艺术品鉴的标准。傅山就曾明言:“写字无奇 自予中国佛教禅宗的南北分宗,把绘画纳入这种佛性的顿渐之 巧,只有正拙。”[1]对儿孙习书法,傅山还有著名的四旬教: 分,可以帮助区分院体画与文人画所蕴涵的不同思想倾向。但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2] 单纯以佛学理解中国绘画已经走入误区了,再把中国书法也纳 这种儒家鉴识原则比阮元的北碑南帖论提出的早一百多年,即 入佛家领地,就更失去了中国书法所蕴含的思想全貌,这会导 使对阮元没有发生影响,至少也是与阮元的思想一道影响了清 致对中国书法的畸形理解与品评。本文立足于真实的中国书法 代书法的尚碑新潮。 史,借助傅山书论,力图重建中国书学体系的“双螺旋结构”。 傅山曾说:“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适发明 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一文中说:“书法迁变,流派混淆, 者一笑。”推崇篆籀符合儒家厚古薄今的思想传统,一是因为 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 篆籀来自“发明者”,上古的发明者必是圣贤,圣贤制定的法度 汉末、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 必是伟大而不可更改的;二是因为篆籀来自金石碑刻,受刀痕 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 限制,必显得生拙,不如书帖笔迹来得圆转巧媚。久之,碑帖 也。南派由钟繇、卫铄及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 就会呈现两种面貌和两种趣味。但无论强调古法不可更改的伟 世南;北派由钟繇、卫铄、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 大,还是强调金石碑刻形态的正拙,都为书法鉴赏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