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索“弹性化”的小学科学实验预设.pdf
教育百家2013 年11 期 ·素质教育·
初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权雪玲(河南省卢氏县育才中学,472200)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 寒士俱欢颜”,感觉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 来
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 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默念朱自清笔下父亲“青布长袍,黑布马褂……”
体、美的和谐发展。”初中语文教材大都是经典的美文,通过阅读教学中诵 的背影,联想到为生活奔波为全家操劳的自己的父亲,感受到的是父子间
读、想象、理解和创 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启 的亲情之美……反复诵读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迸发 美育的火花。要领悟
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美育的升华。美育是陶冶孩 作品的深层内涵,要领悟作品的意境美,必须 学生反复朗读吟诵。
子情操、净化心灵的情感和情商教育,是孩子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 三、尝试创造,促进美育升华
缺的一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笔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创 使美育得以升华,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学生尝试创
渗透美育实践和研究如下: 呢?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 力的深层源
一、展开联想,拓展美育情境 泉,为创 力的发展提供活力。
奥地利心理分析家马赫说,联想是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 训练的第一步骤是“说”,要加强对学生的表情朗读,创 性复述,演
中,一种在 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当学生阅读一篇作品时,他会从作 讲辩论等方面的指导,做到音质悦耳、诵咏清晰、韵律和谐。
品的主题、人物乃至细节由此及彼联想到另外的人和事,使兴奋、感伤、忧 第二步骤是“写”,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以说促写,以读促写。在讲读课
郁等等的感情纷至沓来。这时候的情感要比审美直觉中产生的情感稳定 后,安排同类体裁、题材的训练,引导在语言表述、结构安排、主题表达方
得多,还可以产生更新的联想。 面对范文从模仿入手,进而达到独创的层次。如学习《最后一课》,当主人
在《紫藤萝瀑布》中,通过“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 公小弗郎士得知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思想感情的急剧变化,他回答问
其终极”“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开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 题时的复杂心理活动以及决心学好自己祖国语言的誓言等等,都从不同
舱”等句子想象 一幅淡雅而充满诗意的工笔画,从而联想到生命的长 侧面反映了法国人民在即将失去自己祖国时的悲痛心情。当强烈的艺术
河。语言的中介使学生感觉到景物中所寄予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 效果深深地感染每一个学生时, 即提供两篇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依材料
跃的想象,升华 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学生通 作文时侧重心理描写来表达和刻划人物形象。在写作审美创 中,为学生
过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对象中去,加深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 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的美育自然也得以升华。
识和理解,拓展美育情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品味理解,获得美育熏陶
二、反复诵读,激发美育情感 在教学中要借助课文所表达作者的情感给学生以美育的渗透,借助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 课文优美的语言把蕴涵的真、善、美发掘 来,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
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激发美育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怎 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感情上得到满足,从而获得美育 陶。使他们自然
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 而然地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和伟
一是范读。教师富有情感的范读或听朗读录音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大抱负而崇敬不已;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死
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明志的爱国精神而赞叹不绝;更为共产党人“无名战士”的英勇献身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