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中酚酶特性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果中酚酶特性的研究进展.pdf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3):66—68,73 JournalofHebeiAgriculturalSciences 编辑 索相敏 水果中酚酶特性的研究进展 李 健 .一,杨昌鹏 ,罗永明 ,景艳艳 (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2.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 :简述了水果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 性质分析,为探讨抑制果实酶促褐变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果实;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 中图分类号:Q9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1)0343066-03 ResearchAdvancesontheCharaeteristicsofPhenolaseinFruits LIJian,,YANGChang.peng ,LUOYong—ming,JINGYan—yan (1.CollegeofAgriculture,GuangxiUniversity,Nanning 530005,China;2.GuangxiAgriculturalVocationalandTechnical College,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Theresearch status ofthe polyphenoloxidase and peroxidasein fruitsisintroduced,the activitiesand characteristicsofthephenolasesaresummarized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inhibitingtheenzymaticbrowninginfurits. Keywords:Fruits;Polyphenoloxidase;Peroxidase 水果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酶促褐变现象, PPO的含量、活性高低随果实品种的不同有很大的 影响了其加工性能及感观质量 ,严重制约着水果的深加 变化。刘畅等 测定了l0个龙眼品种果肉中的PPO活 工和综合利用。产生酶促褐变的原因主要是果实中富含 性,结果表明:华路广眼的PPO活力最强,而罗伞木 的酚类化合物在多酚氧化酶 (PolyphenolOxidase,PPO) PPO活力最弱。胡艳妮等 研究了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底 和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POD)的催化条件下进行 物的杨桃果实的PPO活性 ,结果表明,蜜丝杨桃最高, 氧化还原反应而醌式化 ,再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而聚合成 其次是马来西亚3号和马来西亚红杨桃 ,酸杨桃最低 。 黑色素…,从而导致果实加工产品色泽差,直接影响其 蕉类果实中香牙蕉类的总酚含量和PPO含量都显著高 感官指标和市场竞争力。目前 ,在果实加工中,选择酚 于西贡蕉和牛蕉,而牛蕉含量最低 。 类含量低或酚酶活性低的品种作为加工原料是控制酶促 此外 ,PPO的分布和活性变化与果实的品种、年龄 褐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综述了不同水果中多酚含量 、 和不同发育阶段有关。Murata等 研究报道 ,在苹果开 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性质分析,旨为 花后的150d,PPO的含量不变但活性下降;在未成熟 探讨抑制果实酶促褐变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的果实中,PPO的活性在果心处最高,其次是果肉,最 后是果皮。Yang等 报道 ,3个蕉类品种巴西蕉、威廉 1水果中多酚氧化酶的研究现状 斯蕉和米蕉的PPO活性随果实发育期的延长而明显下 降。在梨果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PPO活性虽然表现为 多酚氧化酶 (EC.1.10.3.1,PPO)是广泛存在于 波动性较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陈秀芳等 研究了 果蔬体内的一类含铜的氧化还原酶。早在 1个

文档评论(0)

t9s25ccv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