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浙东事功派的人才教育思想——以陈亮叶适为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小学生个案研究案例,个案研究论文,个案研究报告,个案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案例,个案研究案例,特殊儿童个案研究
第37卷第4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7月
V01.37 JOURNALOFHENANNORMALUNIVERSITY Jul.2010
NO.4
浅论浙东事功派的人才教育思想
——以陈亮、叶适为个案研究
徐 峰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在理学盛行的南束时期,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派无疑是当时学界的一大亮点。事功派力主经世
致用之学。其教育特点突出表现在人才教育的实用性、教育目的的功利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思想的实践性
等几个方面,彰显了事功派人才教育思想的功利性特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理学的禁铟和束缚,对当时的思想界产
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为后世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镜鉴。
关键词:浙东事功派;眯亮;叶适
中图分类号:13244.91/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lOoo一2359(2010)04—0011-04
浙东事功派是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主要 定的自鹿洞书院学规明确规定:“父子有亲,君臣有
代表人物有薛季宣、陈傅良、陈亮、叶适等,以陈亮、 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朱熹对此注日:
叶适最为著名。学派主要讲究经世致用之学,对于 “有五教着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
空谈道德性命之学的理学采取批判态度,从而形成 也。学者学此而已。,,[纠把明人之五伦——仁义礼智
了自己鲜明的理论特色。本文试就浙东事功派的人 信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读书做学问则是第二
才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批评 位的事,是次要的。他说:“读书乃学者第二事……
指正。 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蚍3]理学家摈弃事
功,主张培养明心见性、具有圣贤人格的道德性人
才,如说:“凡治财富者,则目为聚敛;开捍边者,则目
南宋时期,理学的昌明,与书院教育的发达有密 为粗才;读书作文者,则目为玩物丧志;留心政事者,
切的关系,这一时期的书院达千余家。理学家大力 则目为俗吏。[4]这就难免流入空疏学风。浙东事功
倡导书院教育,一方面是迫于时局的影响,另一方 派则对此持坚决反对态度,陈亮为表示自己讲学与
面,书院也是当时弘扬理学思想的最好阵地和最佳 理学家书院教育的主旨不同,另创立“保社”以别于
选择。书院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培养为封建社会服务 书院教育,明确教学培养的目标就是造就振兴宋室
的人才,同时进行学术研究,砥砺学风,宣扬理学,传 的实际有用人才。他说,道学尚道德性命之学的泛
播封建伦理道德思想。但这种教育偏重道德性命之 滥,疏于现实政治的参与,致使“文章、政事几于尽
学,培养的人才多是些温文尔雅的空谈君子,如理学 废。其说既偏,而有志之士盖尝患苦之矣”[5]。这种
大家朱熹曾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 教育方法和内容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现实脱节的“醇
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 儒”,无利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尤其是收复失地、
人。,’【妇朱熹是南宋最著名的理学教育家,他主持制 恢复大宋天下一统的政治需求,因此,陈亮呼吁必须
收稿日期:2010—03-17
万方数据
培养“以适用为主’,[61的实用性人才,以补偏救弊,从 为一世人耳班11]。朱熹所谓的“醇儒”实际上指的就
根本上转变现实政治发展形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