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pdfVIP

植物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金立志 0080) (英国美瑞康(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广州,51 1引言 植物提取物类饲料添加剂被认定为“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饲料添加剂,逐渐成为绿色环保安全 动物食品生产和饲料工业充满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的近六十年里,抗生素生长促 进剂在单胃动物的生产中扮演着促进生长和改善健康的重任。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由于消费者对抗 菌药物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和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关注,科学工作者都在加紧研究新型抗菌杀菌型饲料添加剂, 特别是绿色环保的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这一方面是要帮助动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尤其是那些对抗生素 促生长剂已经产生抗药性的病菌,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抗生素促生长剂禁用后可能带来的损失(金立志, 2006)。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提取物研究概况,并对专利性的植物提取物研究进行了详细综述。 2抗生素使用及抗药性问题 随着猪、禽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等已成为规模化 养殖场的主要病原菌,由这些病菌引起的疾病已成为规模化养殖的常见多发病。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这 些主要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而且,耐药性菌株逐年增多,这使得抗菌素对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越 来越差,药物的用量不断加大,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导致药物残留, 影响畜禽产品质量,威胁着人类健康(巩霞等,2007)。 在我国,关于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也已经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著名动物传染病专家王红宁教 株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以对4~13种抗菌药物表现抗性为主,共占95%(王红宁,2000),对猪致病性 沙门氏菌耐药谱系调查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常用药物表现出较普遍的耐受性,所有菌 株都表现出对3种以上抗菌素的耐药性,其中有17株表现6种以上耐药,占试验菌株数的60.7%(谭丙乾等, 2001),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谱系的调查结果表明:在46株耐药菌株中,对16种抗菌素表现5种及以上 耐药性的菌株占分离菌株的97.8%。菌株敏感性高的药物依次是头孢唑啉、新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和妥布 霉素,而这5种药物或5种药物组合是治疗和预防鸡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陶勇等,2001)。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陈焕春院士的研究小组对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了调查,从湖北、 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33个猪场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276株,对11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15 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发现分离菌株对15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青霉素G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 112株菌中,多数为耐6种以上的菌株(80株),占供试菌株的71.14%(刘梦元等,2004)。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张秀英等2005)从江西、辽宁、广东3个省分离到204株大肠杆菌,结果表明, 分离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最高,为92.2%,对其他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在60%以上(见表一)。 11268 t变梳,篇 表一 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资料来源:张秀英等(2005)《中国兽医学报》第25卷第4期 3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 3.1国外植物提取物类饲料添加剂研究概况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是较早开展植物提取物方面研究的国家,尤其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后就开始研究中草 药。近30年,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也都进行了不少研究,而且对很多药用植物的研究已非常深入。欧洲、美 国也很早就对其传统药用植物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申请了很多专利,开发了很多在人类和动 物生产上应用的产品。研究的植物种类包括蔬菜、水果、绿茶、洋葱、大蒜,丁香,槐树叶,刺柏、麦芽、 万寿菊、桃类、熊霉叶、蓟草、黄连、鼠尾草、肉豆寇、月桂、止痢草/牛至、海澡,磨菇及其它各类植物 的提取物或精油等。研究的内容包括:绿茶或绿茶中的多酚类物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其抗微生物作 (Avato和Tava,1995l Qureshi等,1995,Tava和Odoardi,1996,Ng,1998)。 近年来,国外对植

文档评论(0)

hy235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