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宋代题刻艺术特点及其书法意义.pdfVIP

白鹤梁宋代题刻艺术特点及其书法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鹤梁宋代题刻艺术特点及其书法意义.pdf

!!:_习厂 徐海东] 划卜白鹤梁宋代题刻艺术特点及其书法意艾 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城北江 佑年间,书家王砺受诏以古隶书《献穆公主 文字记载,也没有署书者姓名。楷书草写, 中,全长1600米,宽10至15米,自西向东延碑》,蔡襄曾称其日:“君隶字乃得汉世旧 大小错落,率真朴拙、耐人寻味,特别是 伸。在正常水位该石梁没入江中,遇到长江 法,仆所作但唐隶耳。”虽然是蔡襄的自谦 “春”、“石”、“水”等字的长笔画,妙趣横 最枯水位时便露出江面。自唐代以来,历代 之语,却也反映了宋初隶书便受到唐隶熏 生,在审美趣味上接近北魏造像题记。这种 文人和地方官吏们便在上面留下了众多的题 染这一客观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刻工与写手皆不出名的“穷乡儿女造像”, 刻书法作品。白鹤梁现存题刻174段,三万宋隶向更大的方向发展。此外,刻于宝庆 可以视为南宋民间刻石书法作品的代表。 多字,其中尤以宋代题刻最多,有103段, 二年(1226年)的《李公玉题记》,其风格 通过白鹤梁宋代题刻的清理研究,以此 这些题刻书体多样,篆、隶、楷、行皆备, 与《冯和叔石鱼题刻》近似,该题刻采用 关照其书法意义,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时间跨度从北宋初年到南宋末年,在一定程 双钩刻石的方法。在碑刻中比较少见,当 1.对宋代尚意书风的再认识。需要承认,宋 度上反映了宋代书坛的多样面貌,可以了 时采用双钩刻法,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 代书法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与唐人拉开了 解宋代中下级知识分子的书法风格。目前 一种可能是江中礁石石质较硬,不易刻 距离.与唐人“尚法”主流相比,宋人更注 著录书主要有清代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 画,也可能是由于刻写的时问有限,故采 重意趣的抒发和个人情感的宣泄,表现出一 正》,书中对题刻尺寸、释文多有记录,然 用这种简便做法。与楷、行作品相比,宋 张任情适性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和尚意并 未涉书法。本文试选择白鹤梁宋代题刻中具 代隶书作品数量较少,这些隶书题刻的出 不是康有为说的“专主意态”,而是“出新 有代表性的部分篆、隶、楷题刻,就其书法 土,正可以补充书史之不足,为我们提供 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东 风格和书法史意义进行论述。 了宋代石刻隶书的直接材料。 坡语),书作中有我,更要有古人。白鹤梁 第一,白鹤梁篆书题刻较为鲜见地反映 第三,除篆隶题刻之外,白鹤梁宋代题 题刻皆有出处,重视法度的宋代题刻,正是 了宋代篆书书法面目。宋代篆书在唐代李阳 刻中书体绝大部分为楷书,这些作品虽然风 对宋代尚意书风的补充诠释。2.在白鹤梁历 冰篆书的影响下发展,而对宋代篆书产生直 格多样,但绝大多数题刻重视法度与传统, 代题刻中,宋代题刻是历代题刻中最多的, 接影响的书家是五代宋初的徐铉,黄庭坚曾 取法唐贤宋儒,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 这种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反映了宋代文人地位 说:“鼎臣(徐铉字鼎臣)笔实而字画劲, 书家的书风影响在这些题刻中随处可见。宋 的提高,也反映了书法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 亦似其文章。至于篆则气质高古,与阳冰并 初作品尽力规模颜书,努力做到形神上与颜 普及,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被更好地结合在 驱争先。”在黄庭坚看来,徐铉与李阳冰篆 书的契合。南宋时期作品虽取法颜书,在书 一起。徐无闻曾经在《关于宋代书法史的研 书皆“气质高古”,规整平正是宋人认为的 写时有意加入了行书用笔的意味。 究》一文中指出:“宋人之好书法,常常表 篆书审美标准。刻于熙宁元年(1068年)的 取法褚书者如元丰九年(1086年)《吴现出生活的余裕、闲暇的享受,这更促进书 《徐庄涪陵石鱼题刻》为当时的涪陵尉郑阶 缜石鱼题刻》,点画瘦劲,秀美闲雅,用笔 法在实用之外成为独立的艺术种类。”虽然 平所书,该作用笔恪守中锋,浑厚圆润,就 和结字上都可见褚遂良书法的影响,这在 宋代没有唐代那样严格的以书取士的考核制 是一件取法徐铉篆书的作品。同李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