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人教版.docVIP

五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人教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评点〗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接着陆续发表了《孔乙已》《药》《祝福》等,为我国现代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1921年12月发表著名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在儿童文学评论、理论研究、翻译介绍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全部著作,充实了世界文学宝库,被誉为世界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本文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文章所记的几个片断,都是日常生活小事,却很生动地反映了鲁迅高尚人格的若干侧面。由于是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的,更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因此,题目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无比热爱与敬仰之情。   〖阅读欣赏〗   写纪念性的文章,可以从大处着眼,概括被纪念者一生的事迹的主要方面,使人获得整体性的概括的印像;也可以从小处落笔,结合个人的感受来写,使人因小见大,这篇文章就属于以小写大。这种写法比较容易写具体、生动、亲切,给人的印像也会更深刻。第一部分具体写送花圈、挽联的人多,说明鲁迅受万众敬仰爱戴;谈《水浒传》体现了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笑谈“碰壁”表现他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斗争的精神;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反映鲁迅对劳苦大众深深的爱。几件事又都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文章的结构活泼而又严谨。从外在的叙事线索看,文章从鲁迅逝世,万众哀悼这件事写起,然后回忆鲁迅生前的几个生活片断,最后写到鲁迅逝世后一个普通女佣工对他的赞美,大体上是按近期——远期——近期的时间安排的,而且首尾呼应;从内在的思想感情线索看,是按自身——身边——身外(他人)的体验来反映“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中心上。“为别人”即文中提到的作者及下一代少年儿童、车夫、女佣及劳苦大众;“为自己想得少”,即为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反动派的罪恶,同情救助劳动人民,不怕“碰壁”“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病,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五个片断,看似并无紧密联系,实际结构相当完整,并非东拉西扯。   文章语言朴实、描写细腻,如“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等都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心理来叙述,给人真实、亲切感强。又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以及救助车夫的一系列动作和之后的动作、神情都很细腻地刻画出鲁迅先生慈爱幽默和战斗不息的性格。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1.鲁迅像   2.生字生词卡片   3.写有“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   2.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出示鲁迅像)   二.检查预习。   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你是怎么知道的?(题目及文中内容)对。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五段)你是怎么知道的?(段与段之间空了一行)   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了记号。   三.初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2.同座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   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我”为什么惊异?(板书:惊异)   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人都有)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伤到极点)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读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自学第二至第五段。要求是: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中的三个小题。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