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专题》教学大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古典哲学专题》教学大纲.doc

《德国古典哲学专题》教学大纲 编写人:高小强 编写时间:2005年10月30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德国古典哲学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课程号: 课程类别: 选修课 学 时: 48 学 分: 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旨在介绍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基本概况及其文化背景,对这一时期西方哲学的内容和特点提出基本的看法。修读本课程学生应在修完西方哲学通史之后选该课程。本课程要求的背景知识包括西方哲学通史、普通逻辑、世界近代史。本课程适用对象:哲学系本科生、没有修过本课程的硕士生、以及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学生。 三、教学内容 第一课 Ⅰ.德国古典哲学概论 从经验论和唯理论到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启蒙哲学概观 从主观观念论到客观观念论 神学背景 浪漫主义背景 绝对与人的问题 第二课 Ⅱ.伊曼努尔?康德 康德的生平、著作 康德哲学发展的概况 早期著作和牛顿物理学 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 1770年的教授就职论文 批判哲学的概念 第三课 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基本问题 1.形而上学的一般问题 2.先天知识的问题 3.先天知识的划分 4.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5.《纯粹理性批判》的结构及其在整个批判哲学中的意义 第四课 科学的知识何以可能 1.空间、时间及数学何以可能 2.知性的范畴与范畴的先验演绎 3.范畴的图型和先天综合原理 4.纯粹的自然科学如何可能 5.现象与本体 第五课 形而上学是否可能 1.形而上学的对象 2.对思辨形而上学的批判 3.形而上学的意义 第六课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1.实践理性批判的目标与内容 2.判断力批判的思路与内容 第七课 讨论康德思想 第八课 Ⅲ.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 费希特的生平和著作 知识学基本原则 关于“自我”学说 关于意识的演绎 评论 第九课 Ⅳ.弗里德利希?威廉?谢林 生平著作及其思想的发展阶段 自然哲学体系 先验唯心论体系 同一哲学 第十课 讨论康德与这后来几位哲学家的思想的关系 第十一课 Ⅴ.乔治?威廉?弗里德利希?黑格尔 黑格尔的生平和著作 早期思想 早期神学思想 与费希特、谢林思想的关系 第十二课 精神现象学 思辨与历史 苦恼意识 理性与天启 第十三课 体系 逻辑学 哲学全书 法哲学 第十四课 黑格尔学派与费尔巴哈 老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 费尔巴哈 第十五课 德国古典哲学的总结――贡献以及其他 第十六课 Ⅵ.从德国古典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 第十七课 课堂提问以及答疑与讨论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哲学史教程》(下),文德尔斑,商务印书馆,1987年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研教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五、主要参考资料 《优美感觉与崇高感觉》,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41。 《对美感与崇高感的观察》,曹俊峰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论优美感与崇高感》,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Trume eines Geistersehers,erlutert durch Trume der Metaphysik,1766. 《通灵者之梦》,李明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1781/1787. 《纯粹理性批判》,胡仁源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列入“万有文库”丛书。 《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商务印书馆,1960。 《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上、下册,牟宗三译注,台北,学生书局,1983。 《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初版;2000校订版。 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ünftigen Metaphysik,1783.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1785. 《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唐钺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修订本。 《道德形上学根本原理》,收入《康德的道德哲学》,谢扶雅译,台北,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60初版;1986第三版。列入“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丛书。 《道德底形上学之基本原则》,收入《康德的道德哲学》,牟宗三译,台北,学生书局,1982。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002重排新版。 《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李明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道德形而上

文档评论(0)

ll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