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语文上册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语文a版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危险来临时哈尔船长是怎么做的,从而体会哈尔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关键的句段进行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高大形象。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哈尔船长的敬佩和赞叹知青。
(2)引导学生学习哈尔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危机时刻,哈尔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想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能够简单地描述出来
2.通过人物的语言以及行为,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说说故事的经过。学习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以及情况的危急。
3.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泰坦尼克号》主题歌。
3.搜集到有关雨果的照片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My heart will go om》的音乐,引起学生联想。
2.指名说说对《泰坦尼克号》影片的了解。
3.教师小结,导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而产生了许多凄美动恩、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板书课题)
4.展示资料,了解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很有影响的人物,主要著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5.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那么,《“诺曼底”号遇难记》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通过音乐创设情景以及对影片《泰坦尼克号》的介绍,把学生带入悲壮的场面中,为学习本文奠定良好的感情基调。通过作者的介绍,激发学生对阅读雨果作品的浓厚兴趣)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要求,小组合作,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小组内检测认读生字的情况,并交流识记和书写的要点。
(2)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和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2.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全班读一读。
(2)指名反馈生字的读音以及书写的注意要点。教师适时强调:
字音:“强”是多音字,在文中读“qiǎng”,“呛”是多音字,在文中读“ qiāng”;“号”是多音字,在文中读“hào”;“铸”“忠”是卷舌音,“嘈”“梭”是平舌音。
字形:“薄”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甫”的横折钩要变成横折;“翘”的左边不能多一点;“序”的里面不能多一撇。
(3)开火车读生字词,在读中巩固认读。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反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1870年3月7日夜晚。
地点:从南安普墩到格恩西岛的海域撒谎能够。
起因雾大,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向了“诺曼底”号的侧弦,将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经过:人们惊慌失措、你推我搡,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人们有序地逃生。
结果:60人全部获救,船长屹立舰桥,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深渊。
(2)指名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指名反馈:了解了“诺曼底”号遇难的整个经过,故事留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谁能用简单的一个词语说一说?(感动、激动、自豪、惊魂未定、害怕、恐怖、慌张……)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自读感悟,在集体的交流反馈中巩固生字新词的认知和积累,整体把握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畅谈初读课文的感受中,奠定学习课文的感情基调)
三、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
1.教师导:同学们,“诺曼底”号造于1863年,是一艘大轮船,在英吉利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像这样一艘轮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然而危险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地降临到了这艘轮船上,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2.指名反馈。(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2)“雾愈来愈浓了。”
(3)“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