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 要
金融危机以来,尽管中国的金融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但仍然存在或
潜在的风险仍然时刻提醒我们应从国际金融监管法制的完善对危机做出反思与
总结。金融危机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以此为契机顺应国际上金融
业发展的趋势,改革我国的金融业监管体制。
本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金融监管的内涵、理论基础、目标、原则、模
式、内容、方法等基础理论问题。在回顾了金融危机的演变历程之后,针对后
危机时代的特点提出应以常态化、科学化的精神来建立金融监管的长效机制。
本文第二部分回顾了金融危机前金融监管法制概况,梳理了主要经济体和
国际组织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并对当今金融监管国内法层面和国际法层面改
革中的问题作了评述。
本文第三部分对危机中暴露出的金融监管法制漏洞作了探讨。对于金融效
率的过于推崇而忽视金融安全、宏观审慎监管的缺位、监管的内容未适应虚拟
经济的要求、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并存、监管套利引发“竞次”以及国际监管协
作体系的式微是造就此次危机的原因。
中国的监管模式根植于国内的金融环境,域外的视角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需要加上本土的智慧来消化和吸收。本文第四部分集中于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
监管法律制度这一命题。就金融监管这样一个层次、角度都异常丰富的宏大命
题来说,至少应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立法理念上安全与效率并重,
这要求我们仍须将金融创新置于重要的位置。第二,宏观审慎应当于微观机制
中体现,否则将成为缺乏制度依托的理念。第三,分业经营与机构监管并非一
一对应,而且我国应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允许混业经营,并配以功能监管。监
管机构的改革并不在于是“一行三会”或其他,而在于是否能以最小的成本取得
最大的监管收益,因此在现有体制下加强机构间的权力协调是更好的选择。第
四,要加快金融机构破产立法和相关制度的建设,还要特别重视对金融创新产
品的风险监管以及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的规制。第五,保护消费者的理念是我
国监管文化中较为薄弱的,而这已经在证券监管中饱受抨击。应建立系统化的
制度对各种情形下的金融消费者予以适当的保护,特别是应借助私人执法机制
摘要
去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试作用。第六,加强国际协作并在该协作法律框架的
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金融监管理念模式国际协作
II
Abstract
Abstract
Chinaislessaffectedthefinancial theriskisstillremind
Although by crisis,but
reflectoncrisisina
USoftheinternationalfinancial should
regulatorysystem perfect
fnancialisnot all butalsoa
andsummarized.Thecrisis onlyopportunity great
an toconformtothetrendof
to shouldtakeitas
challengeChina,We opportunity
financial
the oftheinternationalfinancial in the
China,refor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