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弼士的故事
张弼士(1841—1916),清未民初著名侨领,为振兴祖国民族实业,一九一0年起在国内大量投资创办实业,创办了山东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广州亚通机织厂,广东开建金矿公司以及玻璃厂、盐田公司、机砖公司和火犁(即拖拉机)耕种的垦牧公司等实业。南洋的客家人都尊称他弼公,他一生从牧牛郎到鼎鼎有名的侨领,留下不少传说。
一、张弼士的故事:
(一)人穷志不穷
张弼士出生在大埔县西河黄堂村车轮坪的一个穷苦家庭,父亲张兰轩是个心肠善良的教书先生兼医生。弼士乳名兆燮,小时叫燮子,只跟随父亲读过三年书。相传,小时候就人小志大,人穷志不穷,常在牧牛时唱着不甘贫穷的山歌,如:
“满山树子背虾虾,莫笑穷人戴笠麻①,
慢得几年天地转,洋布伞子有得擎。
满山树子笔笔直,莫笑穷人无饭食。
慢得几年天地转,饭炊②端出任你食”。
(二)倒吊灯笼
燮子有个胞姐嫁在下马湖饶屋,因为家穷燮子十三岁便替姐夫牧牛。人还小,牛又蛮,难免有时会出事,牛损了人家的菜呀、禾呀等等,姐夫小气,动不动就发脾气,结果就惹出一场是非。
有天下午,牛已经吃得差不多饱了,燮子也累了想喘喘气,便有蹲牛的木椿把牛蹲在草地上,可,刚转脚,木椿便被牛弄脱了,牛溜落田食了禾并被人抓到当场牵到姐夫家来闹,弄得姐夫难顶难当。燮子回头发现牛跑了,急急东寻西找直撞到天黑了,无处可找了才不得不摸回家来。未料,门尚未进即遭到姐夫的巴掌,啪、啪乱劈。燮子不吭声任其打,可姐夫打了又骂个不停,甚至骂燮子连死人都不如,死人都能守住四块板(棺材),你却一头牛都管不住。燮子无法再忍就当即顶了起来说:“好吧!我就不如死人吧!可将来有一日我发了财,看你……”。“你怎样?燮子你都会发财,咸鱼也会翻生,姐夫的灯笼倒头吊!”姐夫冷言冷语地奚落,燮子就宁愿饿死也不再为姐夫牧牛了。兆燮辞去牧年牛后改学竹篾和打什工,十八岁单身闯出南洋,不到十年的功夫成为当时华侨中的大富。某年,兆燮返乡,姐夫真是把门前挂的灯笼倒转来吊,兆燮见了忙叫姐姐把灯笼反正过来,且十分诚恳的对姐姐和姐夫说:“过去的事过去了就算了,往日吗?若不是姐夫一番奚落,那也可能不会有我的今日。再者,村子里大家都姓饶,你把写着饶字的灯笼倒翻挂,可不得罪全村人。”姐夫和姐姐被兆燮这么一说,立即把倒吊的灯笼反转过来。
(三)一气办商船
清朝末年,朝廷想发动华侨投资兴办农业。当时张弼士已是华侨中鼎鼎有名的人物,朝廷想极力争取他。有一回,清朝驻英国的公使昭瑗路过槟榔屿,有意试试张弼士。龚词:“红毛人③何以使南洋商业繁荣兴盛?”张答:“彼此货殖传之”。龚又问致富何来?张随答:“地尽利、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微贵败贱,操其致赢。人行勤俭,择人任时”。龚公听后紧握张手激动地说:“君非商界中人,乃天下奇才也!”遂推荐朝廷就封为首任槟榔屿领事,后又升为驻新加坡总领事。后来,有一回,弼士往新加坡办商务,命手下为他购买头等票。激得弼士把买回的官舱票当即撕得粉碎,还当场发誓:“朝廷无能办商船,我张弼士办的船公司专门优待华人。不卖票给德国佬”。张弼士一气之下决心办商船,一气之下还把慈禧太后赠送的珍贵的大花瓶打个粉碎。不久,弼士创办了中国人在南洋第一家的裕昌远洋轮船公司,中国人乘船得优待,德国轮船公司被追乖乖地取消了歧视华人的规定。
①笠麻:即雨笠。
②饭炊:木制饭具,内盛饭。
③红毛人:指英、荷等洋人。
二、张弼士理事用人的故事。
(一)顽童变奇才
弼士有个侄孙家名敢如号称子章,世知三岁失母,后母谢氏心肠狭浅,从小就把世知看成顽童,经常打骂。世知也有点怪性,脾气极硬,任你后母打骂都不吭声,开口的话不说多,一句就顶得后母跳起来。“皇帝你当了是吗”是他顶后母最古怪的一句话。五岁那一年,后母要他携油壶到祠堂里观音娘娘坛前添油点灯,可他却一路上把油往地滴呀、浇呀,未到祠堂油已滴光。回家后后母当即问他添了油点了灯没有,他照直说,气得后母大打大骂,追他要开口说出为什么?可他偏偏不应,最后顶了一句“皇帝你当了是吗”?气得后母闹嚷要对五岁的世知去死。又一回,世知已八、九岁,那时弼士带下还共家吃饭。众家买了一、二十只鸭苗,他把这些黄毛鸭子全部放进水缸里,又一个个抓出来摸呀、捉呀,他就是咬着牙不吭声,开口的话还是那一句“皇帝你当了是吗”?后母对他无办法,逢人便说,叔婆伯母也分不清真假,世知被人们看成了没救的顽童,孩子们也怕他,暗地里给他一个外号叫知王。那一年正碰上小侄孙有点古怪,就专门叫到身边来看看,问问,弼士开口说:“知古,阿公封你当个王好吗”?世知抬头看了弼公一眼后摇起头来。“听说你顶你母亲、“皇帝你当了吗”?世知点了点头。弼士又再问:“听说你把娘娘添灯的油淋的满地,黄毛鸭子生蛮地捏死”。世知连连点头认是,可还不开口。弼士一连三问,见这小侄孙并不傻,也不顽,估计说不定有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