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社会理想形态的现代化想象——论中国文学现代化中的两种价值取向.pdfVIP

个体与社会理想形态的现代化想象——论中国文学现代化中的两种价值取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体与社会理想形态的现代化想象——论中国文学现代化中的两种价值取向

维普资讯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 11卷第 1期 ! 9NGQINGUNIVERSI|rY(SocialScienceEdition)Vo1.11No.12005 75 个体与社会理想形态的现代化想象 — — 论中国文学现代化中的两种价值取向 杨 鼎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摘要 :在外来文化压力与传统文化 引力所构成的张力场中,中国现代文学一直在进行着关于个体理想形态和社会理想形 态的想象。在 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在这两种构想的更替、排拒和纠缠中,中国文学显示了自己走向现代化的轨迹。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个体理想形态;社会理想形态 中图分类号 :I206.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05)01-0075-03 TheM odernizationIma nationabouttheIndividualandSocialIdeal Pattern YANG Ding (CollegeofHumanities,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 Abstract:Inthetensionfieldcomposedbyforeignculturepressure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gravity,Chineseliteraturehad beenimaginatingChineseideal individual pattem and ideal socieyt pattem .InChinesepeculiarhistoricalandcultural context,inthe alternation,exclusion,entanglementofthetwokindsofimagination,Chinesemodem literaturerevealeditsownlocustowardmodemi- zation、 Keywords:Chinesemodem literature;ideal individual pattern;ideal societypattern 中国现 代文学 是在西方 文化 巨大 的压力和 引力 此基础上诞 生 的 “五 四”新文学 ,最初便具有 了激 进 的 下 ,在对传统文 化和 文学深 刻 的质 疑、批判 和反思 中 个人主义色彩 。个人解 放是 当时 的文艺 理论 和文 学 拉开帷幕的。在 当时独特 的历史文化语境下 ,这种 批 创作的主要诉求 。周作人用 “人 的文学 ”来概括新文 判和反思主要朝着个人解放 和社会解放 、社会完善和 学的内容 ,他认 为新文 学 的根本 是个人 主义 的 “人 间 个性健全这 两个 不 同的方 向展开 ,所 以,中国文学 的 本位主义 ”,必须 以人道主义为本 ,观察 、研究 、分析社 现代化一开始就有 着个体 现代化 和社会 现代化这 两 会 “人生诸 问题”。在鲁迅 的 《狂人 日记》中,我们可 以 种不 同的价值 取 向,在不 同历史 阶段 ,关 于社会 和个 感觉到 “狂人”孤傲 的激情 和x-,j-思想 自由的呼唤 。在 体理想形态 的想象又表现 出不 同的风貌 。在此 后 的 冰心 的 《斯人独憔悴》中 ,我们 可 以看到被 旧的家族制 历史发展过程 中,随着 国际大环 境 、国内政治形 势和 度下封 闭的一代新青年的愤懑和呐喊 ;尤其是郭沫若 思想潮流 的变 化 ,这 两种 价值 取 向此 消彼长 、此长彼 的 《天狗》等诗歌中 ,“五四”时代那种对传统 的彻 底否 消 、潮起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