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歌妓流离与唐宋文人创作浅论.pdfVIP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歌妓流离与唐宋文人创作浅论.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歌妓流离与唐宋文人创作浅论,二十四桥明月夜,诸天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十四桥明月夜菜,二十四桥明月夜下一句,二十四桥明月夜全诗,二十四桥明月夜作品,二十四桥明月夜小说,诸天二十四桥明月夜吧,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小说

·18 ·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歌妓流离与唐宋文人创作浅论 ① ② 王  萍  李碧华 (广西师院 中文系  广西  南宁  530000) 内容提要 :歌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 ,和唐宋时期的文学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从三个 方面分析了歌妓的复合特质 ,探讨了唐宋时期文人们在和歌妓的交往过程中所引发的种种感悟 。 关键词 :歌妓流离  文人创作  白居易 晏几道  周邦彦 中图分类号 : H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8750 (2006) 03 - 19 - 4 ( ) 宋人王铚在论晏几道词时 , 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 “叔原妙在得于妇人 。”《默记 》卷下 虽为戏言 ,却也指 出了一个社会现象 ,即晏几道以及相当一部分唐宋文人的创作是与 “妇人 ”密不可分的 ,而这里的 “妇人 ”主 要指的就是那些色艺双全的歌妓 。本文拟对唐宋时期歌妓流离与文人相关创作之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 一 、歌妓的复合特质 歌妓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 ,其雏形早在先秦时代便已出现 ,但真正成为一种行业 ,则 开始于魏晋南北朝 。发展到唐宋时期 ,歌妓进入到一个繁盛的阶段 。欧阳炯就曾在 《花间集序 》中描绘了中 晚唐时期歌妓的繁荣现象 : “有唐以降 , 率土之滨 , 家家之香径春风 , 宁寻越艳 ; 处处之红楼夜月 , 自锁嫦 [ 1 ] 娥 。” 而孟元老在 《东京梦华录 》中对于宋代的歌妓待客的场景也曾有记载 : “向晚灯烛荧煌 ,上下相照 。浓 [ 2 ] 妆妓女数百 ,聚于主廊  面上 , 以待酒客呼唤 ,望之宛若神仙 。” 而歌妓的发展与繁荣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 密不可分的。据 《唐六典 》所载 : “三品以上得备女乐五人 ,五品以上三人 。”到了宋代 ,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 ( ) 曾劝石守信等大臣 “多积金 ,市田宅 , 以遗子孙 ,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 《宋史 ·石守信传 》在上层这种提 倡 、鼓励的政治大气候下 ,加上城市商业经济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歌妓便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 唐宋二代的歌妓大体上是由宫妓 、官妓 、家妓和市妓组成 。宫妓和官妓身份较为特殊 ,她们的活动范围 主要局限于宫廷和地方官府 。而家妓和市妓不但数量庞大 , 同时也是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关系最为密 [ 3 ] 切的群体 。 唐宋文人和歌妓交往或家中畜养歌妓的事例 , 比比皆是 。由于她们都是作为封建社会上层的 享乐工具而存在 ,因此 ,无论是这几类歌妓中的哪一种 ,都必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 。 首先 ,她们是集美貌和高超的才艺于一身的特殊群体 。天宝年间 ,著名的宫妓念奴就是最好的例证 , [ 4 ] “念奴有色 ,善歌 ,宫伎中第一 。帝尝曰: ‘此女眼色媚人 。’” 作为承平侍宴的服务工具 ,容貌美是其赖以生 ( ) 存的首要条件 。她们要么是 “转盼如波眼 ,娉婷似柳腰 ”温庭筠 《南歌子 》,要么是 “香面融春雪 ,翠鬓秋 ( )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