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远的表现——梵高与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绘画.pdf
-jrr-oF-文学家
梵高与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绘画
薛洁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曲阜276826
摘要:梵高作为表现主义的先驱之一,其绚丽的色彩和接 才是美——我所寻找的美。”在以后寻求表达内心情感作品的过
近疯狂的笔触征服了一大批早期表现主义艺术家,它开启了自 程中,他们发现了太平洋群岛艺术和非洲部落艺术,使他们的
我情感表现的大门,早期表现主叉艺术家将他视为精神领袖, 作品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在后他们把时代特征与自我表现融入
作品也大都是对梵高作品的反应。梵高的作品使他们认识到画 作品中,表现事物后面的幻想,以真实的内心世界作为主要表
家需要内在的创作激情,作品要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这 现对象,色彩心理,精神表现力越来越强.对于这些风格的形
成,梵高作品中的而强烈的生命热情让他们认识到画家需要内
一精神宗旨始终贯穿于整个表现主叉运动之中。
关键词:表现主叉,内心情感,桥社,精神,领袖 在的创作激情,但在自由追求主观情感表达的同时,桥社画家
忽视了梵高的作品中有种理性的激情存在。桥社主要成员基希
作者简介:薛洁,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9级艺术学硕士。
纳与梵高在生活经历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精神比较敏感有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
点神经质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两人都用相同的方式结束了自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一18-0142-01
己的生命,两者都是神经敏感脆弱的人,不知基希纳创作的((非
洲小板凳》和梵高创作的椅子是否传达着相同的孤独感和不安。
表现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兴起,
基希纳初期的作品追求简洁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19世纪的色
是德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战争的失败以
彩理论和歌德的《论色彩学))使他充分认识到色彩在艺术表现
及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都推动了表现主义运动的发展。在思想
中的价值。在1911年迁往柏林后,受柏林社会环境的影响,画
上,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哲学思潮引导了这一运动
面开始变得冷酷,郁闷。在倾斜动荡不安的画面中表现的是人
的发展。在艺术领域,许多艺术家自发的组成各种文艺团体用
类及其强大生命力的存在。在喧嚣的现代都市中,基希纳感到
异乎寻常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当前艺术和社会的叛逆见解。在
的事孤独和空虚。在描绘柏林街道的那些作品中,无时无刻不
这个特定的时代,许多不同政治倾向和思想倾向的青年艺术家
渗透出他那种隔阂焦虑之情。他力求在画面中达到形式与情感
聚集在一起,用手中的画笔宣泄出对资本主义都市文明的不满,
的统一,来表达那种内心的冲突,同时基希纳也濒临精神崩溃
表现出对机械文明压制人性和个性的反感。表现主义绘画由后
的边缘,正是这种在经历上的某些相同之处,使梵高与基希纳
印象派发展而来.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开启了自我情感表现的大
两者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统一起来。
门,梵高画作中对自己主观情感的释放,表现性的色彩以及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