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二考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文二考点分析,高考文言文考点,高考专项文言文考点,江苏高考文言文分析,中考文言文考点,高中文言文考点,初中文言文考点,文言文考点,小学文言文考点,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

2011春考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2分) 书韩魏公黄州诗后 苏轼 ①黄州山水清远,土风厚善。其民寡求而不争,其士静而文,朴而不陋。虽闾巷小民,知尊爱贤者,曰:“吾州虽远小,然王元之、韩魏公,尝辱居焉。”以夸于四方之人。元之自黄迁蕲州,没于蕲,然世之称元之者,必曰黄州,而黄人亦曰“吾元之也”。魏公去黄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诗。 ②夫贤人君子,天之所以遗斯民,天下之所共有,而黄人独私以为宠,岂其尊德乐道,独异于他邦也欤?抑二公与此州之人,有宿昔之契?不可知也。元之为郡守,有德于民,民怀之不忘也固宜。魏公以家艰,从其兄居耳,民何自知之?《诗》云:“有斐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金锡圭璧之所在,瓦石草木被其光泽矣,何必施于用? ③奉议郎孙贲公素,黄人也,而客于公。公知之深,盖所谓教授书记者也。而轼亦公之门人,谪居于黄五年,治东坡,筑雪堂,盖将老焉,则亦黄人也。于是相与摹公之诗而刻之石,以为黄人无穷之思。而吾二人者,亦庶几托此以不忘乎? ? 22.第①段“吾元之也”与下文照应的句子是 , 其中“吾”表达的情感是 (3分) 【参考答案】(3分)黄人独私以为宠 黄人因元之曾为官黄州而自豪,并表达了对元之的亲切之情 【考点】信息筛选和文意理解 【解析】“吾元之也”,强调“吾”(“ 黄人”),所以相照应的词语是“独私”,句子是“黄人独私以为宠”。由“夸于四方之人”、“怀之不忘”,可见“黄人”对元之的情感是“自豪”、“亲切”。 23.第②段写韩魏公为什么还要写王元之?(2分) 【参考答案】:(2分)用王元之的德政来衬托韩魏公的品行。 【考点】写法分析 【解析】既然是“书韩魏公黄州诗后”,应该以韩魏公为主,那么为什么还要写王元之,肯定是为了衬托韩魏公的。一个故事中,有两个人,一个为主,另一个为什么要写?大多基于陪衬。问题是用王元之的什么陪衬韩魏公的什么?要就需要结合文意概括了。王元之“为郡守,有德于民”,韩魏公做了什么?文中没有写,只是借《诗经》用了比喻“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好的品德。所以答案是:用王元之的德政来衬托韩魏公的品行。仅回答“衬托”是不够的。 24.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贤人君子所在之处,感染着当地的普通百姓。 B.道德高尚者的善行,感化了当地的奸佞小人。 C.贤人君子所在之处,给当地的百姓带来实惠。 D.品德高尚的显贵,受到当地普通百姓的爱戴。 【参考答案】:(3分)A 【考点】句意理解 【解析】:画线句为:金锡圭璧之所在,瓦石草木被其光泽矣。如上所述,这里所用的是比喻,“瓦石草木”比喻什么?从上文“从其兄居耳,民何自知之”来看,是指“民”。这样就可以排除B。“所在”,所在之处,排除了D。后文有“何必施于用”,再排除“给当地的百姓带来实惠”。答案是:A。 25.第①、③段画线句中的两种“思”有何内在联系?(4分) 【参考答案】:(4分)前一个“思”是韩魏公对黄州百姓的思念,后一个“思”是黄州百姓对韩魏公的怀念,两种“思”均推崇淳朴、高尚的德行,且互为影响。 【考点】文章思路、主旨的把握 【解析】:研究“内在联系”,先要看其外在有何不同。“魏公去黄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是韩魏公思念黄州百姓;(摹公之诗而刻之石)“以为黄人无穷之思”,是黄州百姓对韩魏公的怀念(因已过世,所以是“怀念”)。其内在的联系是什么呢?他们各自思念(怀念)对方什么?有什么共同点吗?韩魏公思念黄州“知尊爱贤”,黄州百姓怀念韩魏公“金锡圭璧”般的美德。而且,相互影响:韩魏公的美德感染了当地百姓,当地民风的“厚善”成就(至少“彰显”)了韩魏公。 【译文】 黄州的山水清美幽远,民风淳厚善良。那里的百姓心无所求,不相互争斗,那里的读书人闲静而有才华,为人质朴但不浅陋。即使居住在小巷中的小民,也知道尊重爱戴贤德之人,说:“我们黄州虽然地处偏远,辖地不大,但是王元之、韩魏公曾经居住在这里。”黄州人以此向各地之人夸耀。王元之从黄

文档评论(0)

zhengy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