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物理》电子教案第五章.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科物理》电子教案第五章.ppt

艺术与物理 求真善美 透视原理与参照系 达芬奇与牛顿 透视法:在平面上表现立体形的法则。按照线性透视法,距离愈远,物体画出来愈小,平行的线渐渐交汇在一起。 三、透视原理与参照系 当乔托创作《金门相遇》和《犹大之吻》时,他具有这样一个信念,即:他所抓住事件的这一瞬间,对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同时”的。 在以后的600年历史长河中,艺术家们都具有如此信念。 这个信念对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天经地义”的。 “同时性”的绝对性 三、透视原理与参照系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1495-98) horizontal vertical 在以透视原理为准则的艺术中,观赏者处于一个绝对静止的点上 三、透视原理与参照系 透视(Perspective) = “清楚地观赏(clear seeing)” 它好似一台转换机器,用艺术取代了基督教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教义 观赏者(人类)成为了焦点,以此为中心,所有物体 以彼此相对的位置和形状,以同等的地位展现出来。 神明的象征 现实艺术 三、透视原理与参照系 * 文化物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 施大宁 shi@ /phyandart/ 第五章 力热电光 经典华章 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李政道 §5.1 经典物理与古典美术 一、艺术与物理 就物理学充满真知灼见而言,它实在是艺术。 玻姆 (David Bohm 1917-1992) 艺术的目的不是表达现象,而是追究现象之间的关联 。 丹纳 (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 ) 一、艺术与物理 2001年5月,“科学与艺术”展览与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01年10月,“科学的挑战”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一、艺术与物理 艺术表现手段是图象和隐喻( images metaphors)。(想象力与审美力) 物理表现手段是数字和方程(numbers and equations) (数学关系和实验特征) 传统上说,艺术抒发情感;物理追求理性 所以,他们在表面上是对立的。 艺术 和 物理 共同点?不同点? 但是, 两者均面对同一个自然,均是人类尝试认知真理的手段。 一、艺术与物理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何处去?》 高更(Paul Gauguin,1897) 科学的基本问题:宇宙是怎样起源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人类的未来会怎样? 一、艺术与物理 艺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人们意识中情感的共鸣。 情感越珍贵 唤起越强烈 反响越普遍 艺术越优秀 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 自然越深奥 抽象越简单 应用越广泛 科学越伟大 尽管自然现象的本身 并不依赖于科学家的存在 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 属于人类创造的成果 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同样的 共同基础: 人类的创造力 一、艺术与物理 二、求真善美 成人: 文字取代图像。 (逐渐制约人的创造力) 儿童: 图像先于文字 始于对未知形像的理解;终于对其概念的语言定义。 (比如:婴儿在知道“奶瓶”这个词之前先认知奶瓶的图像。) 人类进步决定于掌握探索自然奥秘的新方法的能力 (比如: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 想象是重要的…..谁最具有想象力? 艺术家 对自然世界的全新感知和理解来自何方? 来自前卫性的艺术 前卫的艺术是人们对自然世界全新感知和理解的前奏 对科学知识几乎无知的前卫艺术家的作品中经常预知了以后被科学家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或科学理论。 科学的进步也不断地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人类思想与自然规律的共鸣。 为了学习某种新生事物,我们首先需要想象它 二、求真善美 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 世界的“本体”( reality) 是什么? 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1596-1650) 内部世界 / 外部世界 柏拉图的洞穴 理念世界 / 经验世界 二、求真善美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强化柏拉图的哲学观; 本体世界/经验世界 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进行加工时,人的心理的确起着一定的作用 ;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因我们脑中已有的心理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