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土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cad,单向板楼盖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单向板楼盖,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单向板肋形楼盖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合结构房屋楼盖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2011.10 设计题目 设计某二层民用建筑(某商场)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设计资料 1、题号 第 题(见表一,表中有53道题目,学生选择自己序号对应的题目,表中长度单位为米)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墙体厚度为370mm,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3、荷载 (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见表一) (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 (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 (4)、平顶粉刷: 4、材料 (1)、混凝土:C20或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Ⅲ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Ⅱ级。 5.7 6.2 6.7 7.2 7.7 8.0 32.4×19.8 1 2 3 4 5 6 33.6×20.70 7 8 9 10 11 12 34.8×21.60 13 14 15 16 17 18 36.0×22.50 19 20 21 22 23 24 37.2×23.40 25 26 27 28 29 30 38.4×24.30 31 32 33 34 35 36 39.6×25.2 37 38 39 40 41 42 40.8×26.1 43 44 45 46 47 48 42.0×27.0 49 50 51 52 53 54 四、设计期限:两周 五、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4.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 51:93) 5.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6.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7.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 六、提交内容 1、计算书一份 2、所有施工图(A3) (注意所有交的东西放一个档案袋里,一定要把档案袋封皮写好)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书 平面结构布置: 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 1、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板厚 ,(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次梁 ~, ~。 主梁 ~, ~。 2、板的计算简图: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 () 3、荷载计算: 取1m宽板带计算: 面层 水磨石每平方米重×1 = 板自重 板厚×γ×1 = 平顶粉刷 每平方米重×1 = 恒载: 活载:标准值×1 设计值总值: = 4、内力计算: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 则 5、配筋计算: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截面 1 B 2 C M() () 选 钢 筋 实 际 配 筋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为了便于施工,在同一板中,钢筋直径的种类不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