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棠湖中学高2015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历史)
题 卷
一.选择题
1.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大意:宫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B.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
C.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 ???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2.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3.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
5.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时间(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①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②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所占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英国、美国????????? B.美国、美国 C.英国、日本?????????? ? ?D.美国、英国
7.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8.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历史依据一 历史依据二 历史结论 甲 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局限性而失败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 乙 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阶级可以领导革命胜利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9.“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
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1.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 0.78% 2.45% 25.14% 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D.土地革命的开展
12.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报道:“该区成立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 )
革命根据地 B.日本占领区陕甘宁边区D.解放区
15.中日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树木景观设计.pptx VIP
- 企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制度及附件.docx VIP
- 基层医院吞咽障碍集束化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超限检查站卸货场管理制度模版(3篇) .pdf VIP
-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解析).pdf VIP
- 广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复习试题.docx VIP
- 脑电图培训习题.pdf VIP
-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