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新课标-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同步训练2套.docVIP

【学海导航】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新课标-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同步训练2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3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0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1.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以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下列历史现象,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北朝时期均田制的出现 B.隋唐科举制的建立 C.徽汉合流和京剧的形成 D.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2.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主张:“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在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中(  ) A.受制于多重障碍,顺序与此正好相反 B.受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开始主张“改变政令” C.“变革人心”偏重于实用和形式主义 D.“有形的物质”建设从民国时期开始起步  3.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是(  ) A.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 D.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  4.某学者曾说:“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这位学者评价的是(  ) A.魏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郑观应  5.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对该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肯定明治维新文明开化 B.客观指出明治维新不足 C.主张全面借鉴明治维新 D.反映甲午战争前国人观念  6.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西方的技术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倡西学、兴民权  7.恭亲王奕讠斤曾说:“中国(甲午战争)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这里,奕可能会(  ) A.主张“全盘西化” B.否定维护旧制度的一切做法 C.要进一步发展近代化 D.提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目标  8.“鸿章当功名鼎盛之时,自恃过高……以为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制度,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炮、轮船、铁路、机器。故练兵不知有兵之本,筹饷不知有饷之源,支支节节,终无所成,皆由所取。”(孟世杰《中国近百年史》)作者批评洋务派(  ) A.骄傲自大,为个人捞取私利 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C.无勇气突破保守势力的阻碍 D.军事为重点,忽视民用工业  9.严复指出:“种以之弱,国以之贫,兵以之窳(败坏),胥于此焉阶之厉耶!是鸦片、缠足二事不早为之所,则变法者,皆空言而已矣。”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维新派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 B.维新派痛斥歧视、损害妇女的陋习 C.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的恶习 D.维新运动提倡社会风气变化 10.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部分人“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  )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维护传统思想及制度的需要 C.对西方传统的难以接受 D.中西文化传统的迥异 11.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12.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B.维新派全民教育的理念 C.维新派认为教育应该为变法服务 D.维新派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83849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