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话语”的学术标准和形成条件.pdf

“中国哲学话语”的学术标准和形成条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哲学话语”的学术标准和形成条件.pdf

‘‘ 中国哲学话语”的学术标准和形成条件 崔 平 内容提要不甘被哲学世界边缘化,人们普遍要求拥有中国的哲学话语权,并提出各种不同策略,其中尤 以本土化最为大声,个中要害为“特色”立国,认为以回归本土资源、本土方式、本土问题这种“土”法,就能抓 住世界眼球而夺得哲学的中国话语权。但是,仔细分析,关注背后的心态各种各样,话语权的本质不能简单地 由“关注”确定,更重要的是发自心底的尊重和庄严的倾听态度。而只有思想创新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厚的价 值感,不但引起关注而且激起对话欲望。按照认识论分析,创新无定式;而按照思想交往规律,越是包含某种 共同点的思想活动越容易引起关注并达成理解。因此,在学术国际化背景下,应该采取开放和开明的态度鼓 励中国学者以世界眼光和世界胸怀展开多样的哲学创新研究。须知,话语权是一个社会交往关系概念,标志 交往主体的权威性,它不会紧随单个话语应声到来,相反唯有通过大量的创新话语积累才能确立,因此需要密 集采取关于哲学创新的有效社会动员措施并戒急用忍。 关键词 哲学创新学术理念 学术评价话语权 疾呼在世界哲学舞台上要有中国话语,这对一个早 性的情绪反抗,率真地表达为中国要出场参与世界哲学 熟型文化古国来说意味着曾经的辉煌、历史失落的苦涩 论坛。因此,这种哲学话语权意识的觉醒说来还是一个 和现在的不甘,从中透发出非同一般的文化大国梦想和 积极的世界眼光事件。但是,随后发生的关于兑现策略 竞争世界学术地位的雄心。因为,毕竟并非每个国家都 的构想和争论暴露出它的片面情感性,缺乏全面的世界 非得有自己的哲学,也不是每个民族都会向自己提出制 眼光,对世界哲学形势的分析不够深刻,或者抽象地坚持 造哲学话语的迫令。然而,在公共论坛和坊间私底都大 一个话语权口号却忽略“有为才能有位”的社会法则,或者 体一致并且具有相似强烈水平的话语权冲动背后,却存 简单地坚持哲学的民族主义而忽略对话的普遍语用学条 在对“中国话语”及其道路的不同理解,由此提出反思和 件,或者坚持传统文化的输出而忽略世界的历史发展所造 规划能够满足这种欲望的行动这一任务,即何为“中国哲 成的思想时效,或者坚持思想资源的本土性而忽略分享世 学话语”及其实现途径。 界思想资源的哲学进化意义。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哲学 话语”主张作为一腔热血,有待接受理性的指导和规范。 学术国际化背景下哲学话语的“中国”标志 按照问题解决的情境原则,国际化视野下产生的“中 “中国哲学话语”这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是某种世界交 国哲学话语”问题应该在学术国际化条件下加以面对。 往体验,即在不断开放和广泛的世界性哲学接触和对话 唯此,才能产生有效的对策,达到预定的目的,最终获得 过程中,蓦然发现其中缺少中国人的哲学,西方哲学占据 哲学的中国话语权。试想,如果不是走进哲学的世界之 霸权地位,中国人没有讲席而只有座席。即使在国内,人 林,我们何以产生莫名的孤独,又何以有展开权利竞争的 们也隐约感觉到西方哲学思想表现出些许傲慢,思想界 必要?因此,“中国话语”必须是被哲学的世界语境所能 重演着商场上国货冷落而洋货热销的一幕。于是,一种 够尊重和接受的思想,否则就不能给予我们期待中的回 被边缘化的感觉悄然爬上心头,与文化大国历史所支撑 报,改变令我们不快的处境。 着的民族尊严意识直接发生冲突,引发情感不适和自卫 对哲学而言,全球化这一世界历史发展事件所带来 60 万方数据 “中国哲学话语”的学术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