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教必修二《粤说不尽的狗》word教学参考,数学必修一教学视频,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地理必修一教学视频,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生物必修3教学计划,历史必修三教学计划,数学必修二教学视频,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2《说不尽的狗》参考资料
1 、文本全解。
(1) 作者简介。
孙绍振是江苏盐城人, 1936 年出生, 196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曾在北京大学、华侨大学中文系任教, 1972 年调入福建师大中文系。 1990 年至 1995 年,先后到德国、美国、香港等多所大学讲学。现在是福建师大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政协常委 (1996 年起 )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论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写作协会名誉会长、福建师大文艺创作美学研究所所长。孙绍振在文学评论界、文艺学、写作学、当代文学研究、阅读理论研究、口语交际理论研究等领域以及语文教育界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是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家、散文家和演讲家。
孙绍振 14 岁开始进行诗歌创作,在求学和工作期间他一直勤奋创作,出版多部诗集和学术专著。在学术方面他尤以文艺批评及幽默文论见长。 90 年代孙绍振在旅居德国期间,开始了“幽默散文”的写作。他的以《美女危险论》为代表的一批幽默散文,戏说世俗世界的种种琐事,涉及人们热衷的时尚话题,在幽默与调侃中触及读者的内心世界,使人对很多事物和现象有了新鲜的认识和思考。
《说不尽的狗》就是这样的一篇幽默散文。
(2) 基本解读。 ‘
文章主要讨论了西方人和中国人对狗的态度和感情的不同以及中国人对“狗” “说不尽”的复杂心理。文章开篇提出话题,引出问题。首先作者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文章开头写到“歌德曾作著名散文《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竟然引发我的灵感作《说不尽的狗》”,而之所以是引发的灵感跟“狗”有关系,又是因为“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的陈德鸿博士,请我为他们系作报告”,让“我”很为难,因为“在我看来,世界上的事除了中六合彩,翻译最难”,难是难在“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 “那几乎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由此引出全文的话题“狗”。这个头一环扣一环, 自然而严谨,既紧扣了题目,又为全文定下基调。接着作者具体描写自己在德国和美国所领略到的西方社会的“狗文化”以及自己的遭遇和感受,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西方人对狗的宠爱和自己对狗的厌恶,与之相应,更幽默传神地表达了自己处在两种文化中的矛盾和尴尬。
第 4 段承上启下,作者经历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之后,自然地提出了问题, “为什么爱洁成癖的德国、美国漂亮女人抱着狗亲吻而不觉其脏,而我这个为柏杨先生斥为‘脏乱酱缸中‘丑陋的中国人竟然天生拥有一种身如菩提、心如明镜的洁净感”为下文进一步展开议论做好了准备。
针对问题,作者首先提出答案,就是“这可能是出于一种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历史积累”,点出在中国文化中,狗是卑贱的。接着作者通过汉语当中跟“狗”有关系的词语的分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讲了中国的情况后,作者又自然地联想到欧美的情况,从狗联想到鱼,将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动物的不同态度再次进行比较。
在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作者并不是以一个批评家的身份去进行评价,而是始终以一种客观、轻松而幽默的口吻来摆事实,因此尽管内容上偏向于认为“善良的汉人对狗实在成见太深,而且毫无道理”,但读来却不觉咄咄逼人,反而显得真实、亲切。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写汉文化中“宠爱”狗的一面。首先是“在汉语语义形成初期”,狗是“很受宠爱的”,以生肖属相为据;然后是“不走极端的汉人,有时对狗比西方人更宠爱”,以对孩子和喜爱的人的称呼为例,将汉文化中有关狗的部分较完整地勾勒了出来。
最后,作者回应开头,从“狗”再回到比较文化的问题上来,以钱钟书的一段轶事为引子,再次强调翻译文学和比较文化之难,最后以调侃的笔调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3) 精华鉴赏和问题探究。
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一种富有个性的幽默感。这种幽默并不刻意追求教化作用,也不刻意追求机智聪慧,而是显现出了明快、透彻、自由、调侃的文风,使文章充满轻松、洒脱的气息。例如:
…因为美国的狗更骄宠。你一进门,它就撞过来,对你显示那西方美人的热情把柔软的然而脏得发黑的前爪伸给你握,完全是一派古典浪漫主义的诗人风范。时还不以用冰凉的鼻子磨擦你的脸颊为满足,还要像契诃夫在《文学教师》中所写的一只狗那样,在你吃饭的时候把头搁在你的膝盖上,并且把它的馋涎毫无节制地留在你特为做客而买的名牌西服裤上。
我此时一身轻松,狗唾沫也好,狗腥味也好,反正是远观他人嗜痂,陡增自身爱洁之优越感。同时我又不无虚伪地称赞她家的狗很“热情”。
文章在结构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表面“散”,而内在严谨。初读时,感觉作者似乎只是随性而谈,想到哪说到哪,实际上文章的结构上下勾连,非常严谨。
但文章在结构上也并不是说没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例如第 1 段的后一部分“一九九 O 年,我在西德……我反驳说,他们看来还是有责任感的”,如果放到第 2 段,可能更好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doc
- 第四单元 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doc
-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doc
-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设计.doc
- 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三目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doc
- 第四单元第五课时:轴对称图形.doc
- 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圆的周长.doc
- 第四框题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oc
- 第四章单元备课.doc
- 第四章复习数量、位置的变化.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