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pdf
教育研究
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 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杨 勇
(公安县梅园初级中学 湖北 公安 434300)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3)10-0074-01
文本多元解读已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为数不少的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
语文教师却矫枉过正,进行无效地解读,甚至是有害的解读。笔 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
者认为,“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 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
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 “弹性”,一定要回归文本, 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
遵从文本,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个性飞扬而不随心所欲,思 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如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 “变色”
维驰骋而不胡思乱想。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 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 “狗咬人”
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文本多元解读可从 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又
以下 “五点”进行切入 : 如鲁迅散文 《风筝》,文中的鲁迅是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
1、抓住文本内容 个严于自省的、做事一丝不苟、知错必改的人,同时小时候在管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莫怀戚《散 教弟弟时行为又是十分粗暴的人。
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 5、补充文本“空白”
曲用580 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讲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
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的历程, 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
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 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 “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
而高尚的旅行。学生在散读这一流程后,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 和阐析。而这些 “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
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的学生在交流中,谈到了一家人互相 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
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温馨的气氛,谈到 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
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又 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
如教学 《我的第一本书》,在学生自读文本尽情触摸文本后,教 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师问 :你了解到哪些内容?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 : 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如某位老师教学 《最后
我了解到了社会黑暗 ;有的说 :我了解到了友情的珍贵 ;有的说 : 一课》的高潮部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
我了解到了父爱 ;有的说 :我知道了父亲心灵手巧,等等。 ‘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教师尽力回归
2、抓住文本语言 到韩麦尔先生当下的心情,用心去读这一句话,力图创设一种情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 境,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学生随教师一起走近韩麦尔先生,似乎
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 : 也触摸到一点 “最后一课”的灵魂。接着教师承机发问 :韩麦尔
有的文本语言 “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 ;有的 先生究竟想说什么?那是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