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奇的仿生学 “鱼翔浅底,鹰击长空”,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有着怎样的奇异本领?它们的种种本领,给了人类哪些启发?模仿这些本领,人类又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呢?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门 新兴科学—— 苍蝇的楫翅、复眼 橹、舵 由于生物的种种神奇功能 人们很早便开始关注“仿生学” 达芬奇的飞机图 奥托.李林塔尔--滑翔机之父 仿生学符号 仿生学的研究过程 控制仿生学是研究所谓机体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原理,并用这些原理去改进现有的或建造新型的自动控制系统。 ??? 中国第一条可用于实际应用的仿生机器鱼2004年12月5日正式宣布研制成功。这台外形酷似活鱼的机器人曾出色地辅助考古专家对福建郑成功古战舰遗址进行了水下探测.技术人员通过一个手掌大小的遥控器和一台计算机,对身长1.23米,通体色泽亮黑,外形逼真的机器鱼发号各种指令。水间的机器鱼自由灵活地穿波逐浪,载沉载浮。如果不是头部上方一个显眼的白色圆顶GPS导航天线,水中的机器鱼令人真假难辨.这条机器鱼由动力推进系统、图像采集和图像信号无线传输系统、计算机指挥控制平台三部分组成,主要制造材料为玻璃钢和纤维板。它的最高时速可达1.5米/秒,能够在水下连续工作2至3小时。 信息仿生学是研究生物机构与外界环境、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体内各部分间的信息接收、储存、处理与利用的机理,以及将其移植于技术系统之中的方法,并最终制成类似于生物系统的计算系统和信息接收处理系统。 蝙蝠昼伏夜出,在空中能陡然改变飞行方向,避开障碍物,又能捕食正在飞行中的昆虫。科学家研究发现它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准确确定障碍物的方向和位置。蝙蝠的这种回声定位系统正是雷达的雏形,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了现代的雷达。 力学仿生学是研究和模拟生物机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力学原理。 贝壳 仿生建筑的薄壳结构的特点 仿生建筑—晨曦中的“青蛤 ” 仿生建筑—夜幕中的“海螺” 化学仿生学是研究和模拟生物体内的各类化学反应,包括酶学原理、选择性生物膜和生物的能量转换、生物发光、生物发电等。 例子见生物传感器ppt 医学仿生学是研究人工脏器、生物医学的图象识别以及医学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例子见生物材料ppt 机器蝇,未来的超级间谍 美国五角大楼对有望成为“微型间谍”的机器蝇极为重视 ,机器蝇可以帮助美军完成侦察阿富汗山洞或是寻找伊拉克秘密武器等艰巨任务。而在未来战争中,机器蝇甚至可以飞到敌方总部。总之,机器蝇将完成过去“007”远远完成不了的任务,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间谍”。在未来的机器蝇身上,将安装许多传感器和微型摄像机,因此他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可以用来发现森林火灾,在灾难中搜寻废墟中的幸各种复杂条件下完成拍照、摄影、取样等工作。 蜂巢是严格的六角柱形体。它的一端是六角形开口,另一端则是封闭的六角棱锥体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结构与近代数学家精确计算出来的——菱形钝角109°28’,锐角70°32’完全相同,是最节省材料的结构,且容量大、极坚固,令许多专家赞叹不止。人们仿其构造用各种材料制成蜂巢式夹层结构板,强度大、重量轻、不易传导声和热,是建筑及制造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的理想材料。 纳米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将开创分子仿生学新领域。分子仿生学模仿细胞生命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学原理为参照原型,设计制造各种各样的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即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的研制和开发将成为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医学和农业产生巨大影响。 飞机高速飞行时,机翼受气流的冲击常发生颤振,从而导致机翼断裂、机毁人亡。科学家从蜻蜓翅膀上的黑色翅痣(一种较厚的角质组织),想到了配重,于是“照葫芦画瓢”,给飞机机翼上装了配重,从此,飞机的此类事故大大减少。 海蜇,早在5亿多年前就漂浮在海洋里, 是一种极古老的腔肠动物,还是预报风 暴最早、最准确的“顺风耳”。因为它的 “耳朵”(细柄上的小球)中有小小的听石, 风暴产生时发出的次声波冲击小小听石“球”壁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海蛰就稳约听到了即将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便警惕地离岸游向大海避灾。 人们模拟海蛰感受次声波的器官,设计成功精确的“水母耳”仪器。它由喇叭、接受次声波的共振器和把这种振动转变为电脉冲的转换器以及指示器组成。将这种仪器安装在船的前甲板上,喇叭做360°旋转。当它接收到8赫兹-13赫兹的次声波时,旋转自动停止,喇叭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暴将要来临的方向。指示器还可以告诉人们风暴的强度。这种仪器,可提前15小时左右预报风暴。 人造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模板.docx
- DIN 5480中文版渐开线花键2006.pdf
- 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含答案).pdf VIP
- 国开电大《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pdf
- 2025年3月-7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度计划表+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计划表格.doc VIP
- 高尔夫、活动赛事流程.doc VIP
- 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监督75页PPT.ppt
- 光纤通信系统第三版沈建华习题答案.pdf
- 住建部检查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表.pdf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医学高级)考试历年(2018-2023)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