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章细菌感染和免疫.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宿主与菌群的相互关系 正常菌群 机会致病菌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2、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 皮肤微生态系 : 在皮肤上主要常住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皮肤微生态系中优势种群是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最重要的常住菌。皮脂腺内寄生的丙酸杆菌可将皮脂中三酰甘油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对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和皮肤癣菌有一定抑制作用。表皮葡萄球菌能分泌自溶酶,常住菌对此不敏感,但能溶解一些潜在致病菌和过路菌,它对保持常住菌的稳定性,维持微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皮肤表面微生物群落形成的生物屏障是第一道极其重要的保护屏障,有营养作用及参与皮肤细胞代谢、保持皮肤生理功能和自净作用。 口腔微生态系 人的口腔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它有各种微生物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源,给口腔内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定居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口腔链球菌是颊、硬腭黏膜最常见的正常菌群成分,约占该部位可培养菌总数的60%。缓症链球菌又是口腔链球菌的主要菌群。唾液链球菌和革兰阳性丝状菌是舌背的优势菌。龈沟优势菌群是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约占可培养菌总数的70%。也常从龈沟分离出厌氧韦荣球菌和口腔类杆菌。唾液可培养菌总数为 6×109/ml,唾液链球菌、口腔链球菌是唾液的优势菌,约占50%左右,其中以唾液链球菌和缓症链球菌最多见。 食管与胃微生态系 在人类,尚未发现食管上皮细胞上有原籍菌群。胃液的pH是控制胃中细菌生长的主要因素,胃内的微生物群落大部分是外藉菌。近年发现螺旋体和幽门螺杆菌,因与上皮细胞保持密切的联系,可认为是原藉菌群,但与溃疡病等疾病的关系密切,故不属于正常菌群。 肠道微生态系 肠道是一组庞大的微生态系,不但层次复杂,微生物群生物量也相当庞大。人体携带的微生物主要在肠道,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68%,粪便重量的1/3~2/5是微生物,正常人消化道正常菌群的分布见表2。小肠中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别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 病例分析 W,GG,21岁,因咳嗽、发热而入院,静脉滴注第三代头孢菌素,每天6g,连用4d无效。第4d换用林克霉素治疗,患者出现寒战,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腹痛,大量水样腹泻,逐渐频繁,并见大量白色膜状物,镜检发现有大量革兰阴性粗大杆菌。 问题: 1、所出现的新的疾病最可能是什么? 2、如何治疗该疾病? 假膜性肠炎 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常出现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或停药后1~2周。 主要由艰难梭菌引起。 除了甲硝唑和万古霉素外,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和多种抗肿瘤化学制剂可诱发艰难梭菌性假膜性肠炎,但以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林克霉素最为常见。 若发生二重感染,除立即停用正在服用的抗菌药物外,对检材培养中的优势菌类进行药敏试验,以选用敏感药物治疗。 二重感染的病原菌常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而病人抵抗力因原发病和(或)原发感染而显著降低,因此,二重感染常难以控制,呈急性状态,病情凶恶,病死率较高。 黏附因子 (二)毒素 毒素是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 按来源、性质和作用不同,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 ?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非特异性免疫 又称固有免疫、天然免疫 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建立 与生俱来,作用广泛,发挥效应迅速 由屏障结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特异性免疫 又称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获得,具有针对抗原的专一性,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迅速发生强烈的免疫应答 1、皮肤与黏膜屏障 机械阻挡 皮肤:扁平细胞 粘膜: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防御机制 分泌杀菌物质 正常菌群的拮抗 屏障作用(action of protective screen): 皮肤屏障 吞噬和杀菌过程 识别与结合 吞噬 消化 后果 完全吞噬 不完全吞噬 (三)体液因素 补体 存在于体液中的球蛋白。 溶菌酶 是碱性蛋白。 源于吞噬细胞。 存在于血清、唾液、泪液、乳汁等中。 防御素 富含精氨酸的短肽。 三、抗细菌感染免疫的特点 胞外菌 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组织间隙和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中 葡萄球菌、链球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等 胞内菌 吞噬细胞处于不完全吞噬状态,依靠细胞免疫清除 专性胞内菌 立克次体、衣原体 兼性胞内菌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鲁菌、嗜肺军团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等。 炎症反应 体液免疫 由特异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 抗体的作用 1、抑制病原体黏附 2、调理吞噬作用 3、中和细菌外毒素 4、抗体和补体的联合溶菌作用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