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用概念解析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姓名: 曾思强 学校: 横岗高级中学 学生群体: 高二学生 概念名称 模块 必修三 中体西用 单元 第五单元 课序 第二十课 时空范围 时间范围:19世纪60-90年代 空间范围:中国(晚清) 内涵外延 一、中体西用的定义 1、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指本体和作用,体是第一性的,用是第二性的。 2、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技术,举办洋务运动,以挽救清王朝。 中体西用的背景 1、政治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的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清王朝的政局岌岌可危。 2、思想上:鸦片战争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也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中体西用的内容 在内忧外患面前,洋务派和顽固派都希望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他们在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以变革救世的问题上有分歧。洋务派看到西方的船坚炮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制度为立国的根本,以西方先进科技为巩固根本的手段。而顽固派则反对西学为用。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认为:西学是“奇巧淫技”,完全没有必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后来,在中央的洋务派代表奕?提出“中学西源”说,使得洋务派在体用之争中占有上风,最终得以进行中体西用的实践——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的实践——洋务运动 1、创办军用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 2、创办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 3、创立新式海军,如北洋舰队。 4、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五、评价中体西用 对于中体西用的评价,我们要使用历史唯物辩证法,从成就和不足两个方面来分析。 1、成就:(1)冲击了保守观念,促进西学的传播; (2)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开启近代化的第一步; 2、不足: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能触及封建制度。 阶段特征 一、按照文明史观,这是中西文明碰撞时期,是东方文明总体落后于西方文明,开始向西方文明学习的时期。 二、按照近代化史观——是人类社会向资本主义近代化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史论史料 一、关于中体西用背景的史料及史论: 史料: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曾国藩接到《北京条约》的文本时,“阅之不觉呜咽”; 材料二:奕?在万寿山上亲眼目睹火烧圆明园的熊熊大火,“痛哭无以自容”。 材料三: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为对付日益强大的太平天国,咸丰皇帝令地方组织团练武装。 讲解方法:故事讲解法,注意音调,以利于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史论:“体用之争”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二、关于中体西用内容的史料及史论: 1、洋务派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史料: 材料一: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材料二: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材料三:1896年孙家鼐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指出:“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史论:洋务派在“体用之争”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指封建伦理纲常。“ 西学”指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二者的关系是:中学是根本,西学是辅助。 2、顽固派的主张:反对西学为用 史料: 材料一: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材料二: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视西方国家为“夷族蛮邦”,视西学为“异端邪说”,西方的技艺不过是败坏人心的“奇技淫巧”。他们反对修筑铁路、开矿山、兴电报。 史论: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 3、洋务派提出西学中源——洋务派在体用之争中占上风 史料: 奕?驳斥倭仁反对增设天文算馆,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各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朝廷采纳奕?意见。颁布上谕,表示:“西法者,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至有碍于人心士习耶?” 史论:奕?提出西学中源之后,洋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