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心理的救赎——对温州人创业文化心理的一种解读.pdfVIP

边缘心理的救赎——对温州人创业文化心理的一种解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缘心理的救赎——对温州人创业文化心理的一种解读.pdf

2013年第4期 前沿 No.42013 总第330期 ForwardPosition SumNo.330 边缘心理的救赎 ——对温州人创业文化心理的一种解读 沈 潜(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传播系,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温州人”作为独特的创业群像凸显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生活视野。但人们对于其某些创富现象又不乏褒贬誉毁。 解读这些现象的文化心理逻辑,即在时空边缘化中形成的边缘意识和生存压抑,唯有以财富经济和调适超越来自我拯救,有 助于理解其中包含的历史进步意义。 [关键词]温州人;创业文化;边缘心理;救赎 [中图分类号]G1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3)04—0104—03 积极投身财富经济,敢为人先,创造了著名“温州模 并在政策还不准私人办公司的情况下支持“挂户经营”, 式”的“温州人”早已成为一个独特创业群像凸显于市场 让私企戴上集体企业的“红帽子”。但直至90年代初,还 经济历史进程。但人们在称羡其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同时, 有调查组来调查温州的姓“资”姓“社”问题。 对于某些创富现象又不乏质疑。从文化心理和逻辑上解读 国有银行不给私营主贷款,于是民间(地下)金融活 这些现象,有助于了解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跃,还闹出“抬会风波”。政策不能解决农民进城创业的 户口,乡镇干部陈定模让镇政府代表国家把土地“出租” 一、行走前沿与灰色记忆 给农民,“租金”用于城市公建,而农民自带口粮自费建 仅2009年以来,温州人现象又传闻不断:深陷山西煤房,建起了“农民城”龙港——中国唯一的,由民间行为 改;迪拜债务危机中从楼市蒸发20多亿;在金融危机和舆 创生,社会发展史本来意义上的“城市”…。“龙港传奇” 引来“朝圣”,也招致谣言和查处,基层“理论家”陈定 论唱衰楼市下,又现2009年末海南房产暴涨和2010年初 杭州楼市抢购风潮;从房市、煤矿撤兵转而“炒大蒜” 模还与《农民日报》组织的北京专家考察团展开了一场别 “炒棉花”;信贷危机下老板“跑路”。媒体归咎温州人 开生面的论辩。 “坏在过于精明”,“炒房团”阴魂不散。舆论的聚焦足见 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广场,在该市技监局和消 温州人在国内外经济舞台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作用,但也 协主持下,5000双温州人用纸板制作的“瘟鞋”被当众烧 不难读出其商业行为被妖魔化的味道。 毁。一时间“温州货”成了假冒伪劣的代称。乐清柳市这 人们对温州的敏感还缘于历史记忆: “文革”武斗, 个生产低压电器闻名的小镇,也在这场全国性围剿中陷入 倒卖贩私,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边缘”和“越轨”行 困境。人们将问题与私有经济的惟利性和无序性联系起来, 为。在偷尝“禁果”后,又撕开计划经济的裂缝,撒人私 政治定性加道德宣判,压得温州人抬不起头。 营种子。1970年代后期,就前店后厂搞家庭经营。小平提 一番整顿后,温州制造业在90年代进入高峰,电器、 出“先富”观后,温州私营经济更如猛虎出笼。但形势很 服装、打火机、鞋等产业纷纷从家庭作坊成长为规模企业, 温州品牌开始打响,造就了“国际轻工城”。温州人的商 快又将其推向风口浪尖:1981年8月,新任市委书记袁芳 烈受命到温州“治乱”。翌年初中央又发文打击经济领域 业网点也密布全国,并向海外扩张。温州人资本愈益雄厚。 “严重犯罪”。以“八大王”为首的个体户被抓,个私经济 但接踵而来的却是一些企业和大量民资相继涌入房地产业, 遭重创。袁芳烈后来在惨淡的经济数据面前冒险转变立场, 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楼市。当人们还在期盼国家房改福利时, 让温州人“放开干”。1985年接任的董朝才也在实地考察“温州炒房团”已席卷各地。惊人相似的一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