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解读与建构摭谈.pdfVIP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解读与建构摭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解读与建构摭谈.pdf

2010年6月 社科纵横 Jun,2010 总第25卷第6期 SOIALSCIENCESREVIEW VOL25NO.6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解读与建构摭谈 李晓彦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内容摘要】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高校青年教师对于师德建设不以为然,以至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难以为继,这就迫切需要对高 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进行认真解读和重新建构。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解读与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缩号:1007—9106(2010)06-0169--02 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教师曾被置于神坛般的崇高地 杆。则意味着教师精神的难以企及甚或可能会造成泯灭与 位,“天地君亲师”是中华民族普遍的祭祀对象,“一13为师, 沦丧,同时带来的是青年教师对师德“标杆”的敬畏和淡漠。 终身为父”是中国文化传统一直恪守的圭桌和法则。教师曾 其二,师德教育内容的陈旧与空洞,缺乏鲜活和感召。 被比作“蜡烛”、“春蚕”、“园丁”乃至“盗取夭火的普罗米修 树立—个貌似高大、实则远离人尘的师德典范,很难真 斯”等,这些称谓中包孕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无尽期许和寄 正引起广大青年教师的内心共鸣与感动。尤其当师德典范 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化,时代赋予了教 的事迹被宣扬地违背人之常情时,普通的青年教师虽然未 师职业新的内涵,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 必嗤之以鼻,但跟进学习的动力和内心驱力必然大打折扣。 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课程实施的合作者、实践者,学 用这样的教育内容和这样的教育形式,施加于青年教师,效 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师被赋予的职责和 果只能是形式的泛滥,更造成青年教师对师德教育本身的 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艰巨,师德建设因此就 反感而背叛。 更为迫切和富有现实意义。 其三,师德教育方式的俗套和窠臼。缺乏诱惑和引力。 但是由于处在社会转轨期,高校的青年教师受社会功 反复地宣读雷同的文件。欲求得良好的师德教育效果, 利、浮躁的影响,加上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凸显的空 不仅不可能真正取得实效,更有可能事与愿违。当教育方式 泛和滞后,当师生关系被定位为平等、合作、民主,这无疑提 的俗套和窠臼,与德育建设内容的陈旧、空洞“有效”结合在 高了师德建设的难度和高度,造成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 一起时,师德建设必然呈现出苍白和乏力,以至师德建设出 偏差甚或难以为继。 现了上热下冷,文件宣传多,实践落实难的惨淡经营局面,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既存在着青年教师自身的问 更造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熟视无睹而不以为然。 题,亦存在着师德建设制度上的问题。 其四,师德教育的理论和实际剥离,难以实践与落实。 一、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师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教育的本质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当教育教学理 其一,敬业精神缺乏。高校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 论伴随着教育实践如火如荼地展开时,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师 作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传 德建设与时俱进,但是师德建设的理论至今仍停滞在传统文 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其二,单 化对教师的要求层次上,虽然也曾有前沿的理论灵光顿现。 纯传授知识,育人意识淡薄。其三,自身素质不高,师表作用 但是由于其零碎、柔性、剥离和莫衷一是,以至使师德建设的 欠缺。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