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对勾】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能升华作业 常见天气系统 全球气候变化
知能升华作业10常见天气系统 全球气候变化
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3分
读图A和图B,回答1~3题。
1.图A中控制甲地的天气系统是 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
解析:近地面锋面与气旋相结合,形成锋面气旋,故甲地应为低压 气旋 。
答案:B
2.关于图A中丙、丁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B.丁地比丙地气温低,气压高
C.丁地为西北风
D.丙地多阴雨,丁地晴朗
解析:丙地处于冷锋后的冷气团控制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丁地在冷锋前的暖气团控制之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丁地此时应为偏南风;丙地位于冷锋过境后,天气晴朗。
答案:A
3.从10月21日9:00到10月22日21:00,图中 A.甲地天气持续晴朗 B.高压中心向西南移动
C.乙地风力逐渐减弱 D.低压中心向东北移动
解析:甲地10月21日9:00正处于气旋中心地带,应为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乙地等压线由疏到密,说明其风力逐渐增大;低压中心向东北移动。
答案:D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中线段MN为脊线或槽线 谷线 的一部分,读图回答4~5题。
4.若MN为海平面气压场中槽线且M气压比N高,则 A.a区域温差大于b
B.a区域温度高于b
C.a区域为偏南风、阴雨天气
D.a区域为偏北风、阴雨天气
解析:依题意,MN为一冷锋天气系统,且N更接近低压中心,同时图中显示的纬度表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则a区域为冷气团控制区域而多阴雨天气,北半球冷气团由北向南运动而a地为偏北风,故D正确。a区域因阴雨而温差变化小于b,故A错误。
答案:D
5.若MN为6月初西太平洋副高的西侧脊线,则我国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长江流域黄梅时节家家雨
B.华北平原麦收时节雨纷纷
C.东北平原夏初时节处处旱
D.珠江流域台风时节处处涝
解析:若此时为6月初,则正是我国华北平原麦收季节;另外在我国夏季副高的北侧为雨带分布区,图示副高位于江淮地区,则雨带分布于华北平原,江淮地区为伏旱天气,故B正确,A错误。
答案:B
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6~7题。
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附近是冷锋且正好经历阴雨天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高—低—高
B.风向:南风—西南风—东南风
C.气压:高—低—高
D.降水:晴—雨—晴
解析:依据冷锋符号,可判断图中甲、丁两地位于冷锋附近,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甲、丁两处唯有甲符合。从甲到乙沿纬线方向依次是冷气团、暖气团和冷气团,则气温变化为低—高—低,风向为偏北风—偏南风—偏北风,气压状况变化为高—低—高,降水状况为雨—晴—雨。
答案:6.A 7.C
2012年9月21日第17号台风“杰拉华”在西北太平洋生成,未来几天有可能影响我国。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风杆 长线段 上绘有风尾 短线段 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据此回答8~9题。
8.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A.由东南移向西北 B.由东北移向西南
C.由西北移向东南 D.由西南移向东北
9.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改善局部地区的淡水供应
B.台风到来时,给人类带来巨大的风能资源
C.台风的形成与运动有利于保持地球上的热平衡
D.台风眼的天气是晴天,这种现象并不能表示台风是一个高压系统
解析:解答根据风向确定高低压中心及其移动方向或根据高低压位置确定风向类的题目时,可先根据题目描述的现象绘制成示意图,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思考。如该题可先在草稿纸上画一点表示某城市,然后根据风向画出11日6时和24时台风中心的位置,台风移动风向就很直观地体现出来了。
第8题,11日6时,该城市吹西北风,说明台风位于其东部;11日24时,该城市吹南风,说明台风中心位于其西北部;因此台风中心由东南向西北移动。第9题,目前,人类尚不能利用台风中蕴含的能量,不能称之为资源。
答案:8.A 9.B
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1951—2002年,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
解析:结合图例,很容易判断出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气温升高最明显。
答案:A
11.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个区域气温都在升高。图中能反映出该道理的地区为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结合图例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50年内气温出现了下降,这充分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和氏献璧》教学案.doc
- 《和氏献璧》导学案.doc
- 《和氏献璧》diyippt课件.ppt
-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课件.ppt
- 《和氏献璧》课件.ppt
- 《国际卫生条例》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标准试行-陆路口岸.xls
- 《商品学概论》总复习.doc
- 《和氏献璧》.ppt
- 《和氏献璧》修改.ppt
- 《国际私法学》章在线测试.doc
- 【美梦网】建筑学留学美国申请条件详解.doc
- 【精彩图文】张美丽极致的海滩壁纸.doc
- 【英美文学】武大老师的课件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pptthe romantic period.ppt
- 【语文】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三十九上: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概论.ppt
- 【英语】海南高考一轮复习课件:module the conquest of the universe外研版选修.ppt
- 【课件一】.数据的整理与表示.ppt
- 【附件一】飞亚达一线员工优惠价目表 - 副本.xls
- 【课堂新坐标】高考英语人教版一轮课件:必修 unit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ppt
- 【走向高考】英语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 unit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张ppt.ppt
- 【高二新生必看】高二英语重点词汇详解.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