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弯曲强度问题
FN 拉弯组合中的最大正应力的计算 拉压正应力 弯曲最大正应力 拉弯组合中的最大正应力 M 例 求如图的构件中的最大正应力。 最大拉应力在 AB 区段下沿 最大压应力在 AB 区段上沿 e = 40 m = Pe P = 1kN e = 40 P = 1kN M = Pe d = 20 e = 40 P = 1kN A B 最有可能产生拉应力的点在底部左侧点。 该点压缩正应力 最大弯曲正应力 H P q ?gA H D d 例 如图的空心塔体由密度为 ? 的材料制成。塔体侧面承受均布压力 q。为使塔体中横截面上不产生拉应力,塔上的重物 P 至少应为多大? 要不产生拉应力,应有 H D d P q ?gA 例 如图的空心塔体由密度为 ? 的材料制成。塔体侧面承受均布压力 q。为使塔体中横截面上不产生拉应力,塔上的重物 P 至少应为多大? P M = Pe ? b P ? a e 6 30 例 如图偏心受拉杆件上侧和下侧分别测出应变,试求偏心距 e。 结构的偏心受拉构成拉弯组合 例 如图偏心受拉杆件上侧和下侧分别测出应变,试求偏心距 e。 6 30 ? b P ? a e P M = Pe 如图的集中荷载 P 可在立柱端面中线上移动,要使立柱横截面上不产生拉应力,偏心量 e 允许的最大值为多少? 动脑又动笔 P e h b 90 200 0.250 kN?m 0.139 kN?m 0.584 kN?m 800 800 600 600 400 例 求图中所吊装的钢材中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钢的密度为7875 kg/m3。 q P/ 2 P/ 2 q P P P/ 2 P/ 2 q P P Pe Pe 荷载分析 力学模型 确定最大弯矩 P/ 2 P/ 2 q P P Pe Pe 90 200 800 800 600 600 400 0.250 kN?m 0.139 kN?m 0.584 kN?m 例 求图中所吊装的钢材中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钢的密度为7875 kg/m3。 压缩正应力 弯曲正应力 最大拉应力 最大压应力 动脑又动笔 图示各柱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厚度均为 b,计算三种情况下柱中横截面的最大压应力。 2a P 2a a a 2a P a a P a a (1) (2) (3) I I P 1) 正应力的合力构成截面上的轴力 重要结论 中性轴必定过形心。 2. 正应力公式推导 y dx x z ? dA 力学关系 ( 横截面上轴力、弯矩与正应力的关系 ) 2. 正应力公式推导 y dx x z ? dA 2) 正应力对 z 轴(中性轴)的合力矩构成截面上的弯矩 Mz Mz Mz 力学关系 ( 横截面上轴力、弯矩与正应力的关系 ) 重要公式 z I y M - = s z r z z EI M = 1 正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z I y M - = s z 结论 弯矩坐标向上为正的规定使弯矩图始终画在梁的受压一侧。 M x 梁在有的区段是中性层上侧受拉而下侧受压,有的区段则是上侧受压而下侧受拉。这种情况与弯矩图有什么规律性的联系? 分析和讨论 x M z I y M - = s z 梁的正应力计算 1. 正应力公式使用注意点 梁的正应力公式应在弹性范围内使用。 对于横力弯曲,梁的正应力公式是近似的,但是其误差一般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 在应用正应力公式时,可不考虑公式中的负号,而根据所考虑位置处的拉压性质直接确定正应力的正负。 z I y M - = s z x M 2. 最大正应力计算 (中性轴是对称轴的情况 ) Mmax:在梁的所有横截面中,选择弯矩为最大值的截面 ymax: 在弯矩最大的横截面上,选择离中性轴最远的点 实心圆截面 d 空心圆截面 D d Wz :抗弯截面系数 ( section modulus in bending ) 动脑又动笔 计算下列图形的抗弯截面系数。 矩形截面 b h z y 2b b 例 如图梁的 [? ] 为105 MPa,试确定尺寸 b。 故取 b = 45 mm 先确定危险截面: 1m 3m 1m q = 10 kN/m M x 5 kN?m 6.25 kN?m 120 240 320 480 (MPa) 跳杆中最大正应力 动脑又动笔 由弯曲曲率公式 可得 撑杆跳过程中某时刻跳杆最小曲率半径为 7.5m,增强玻璃钢跳杆直径为 40 mm,E = 120 GPa,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 沉积岩的分类及主要类型.ppt
- 第二章 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2.ppt
- 第二章 空间数据的表达(遥感).ppt
- 第二章 网络拓扑基本模型及其性质.ppt
- 第二章 过程通道.ppt
- 第二章 针织用纱与织前准备.ppt
- 第二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ppt
- 第二章_(可用)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PPT.ppt
- 第二章_ITS基础技术和理论基础.ppt
- 第二章_柴油机的总体结构及主要零部件.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