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技术新业务训练试卷
通信新技术、新业务知识
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
一、填空题
1.软交换网络独立于( ),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
认证、带宽管理和计费等功能。
2.软交换技术是由一个或者一族( )来完成用户管理、业务逻辑、信令分
析处理和路由选择等核心功能。
3.软交换技术和原先的电路交换技术不同之处是交换组织由原先的TDM时隙交换网
络替换为( )交换网络。
4.软交换通过优化网络结构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 )的融合。
5.软交换与外部的接口必须采用( )的协议。
6.在三层MPLS VPN中,当一个站点同时属于多个VPN时,它必须具有一个在所有
VPN中( )的地址空间。
7.MPLS VPN技术以( )为基础,采用MPLS技术,在公共IP网络上构建企业IP专网。
8.三层MPLS VPN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IP VPN,是在网络路由和交换设备上应用
MPLS技术,简化核心( )的路由选择方式。
9.链路绑定是指将那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平行链路绑定为一个特定的链路束,而在
( )数据库中用这个绑定的链路束来代表所有这些平行的链路。
10.GMPLS的无编号链路是指不用( )标识链路而采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具体地
是在每个网络节点对链路进行本地编号,以链路经过设备的Id号或接口号作为链
路的识别标志。
11.开放式智能网业务平台供应商提供的业务生成环境SCE本身也是一个( )系统,用一个智能网设备供应商提供的SCE开发出的业务逻辑只能在该供应商的业务平台上运行。
12.在传统智能网中,业务交换平台和业务控制平台分布在不同的结点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传统智能网也是( )式的。
13.目前研究人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分布式智能网中的业务平台应该是基于( )平台的大型分布式处理系统。
14.分布式智能网业务平台( )的分布方案是以组成业务属性的构件为单位进行分布,各个构件相互协作完成各种不同的业务功能。
15.SS7与CORBA的互通是指以( )方式穿越SS7和CORBA进行通信的能力,也就是说,通信的每一侧不必知道另一侧的具体实现是基于SS7还是基于CORBA。
16.当CORBA结点引入到电信领域时,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提供分离的CORBA结点之间的( )。
17.针对CORBA结点之间的通信,CORBA标准定义了两类协议,即( )和环境特定的ORB问协议。
18.GIOP协议消息传送部分MTP提供最底层的传输能力,它是( )的,并且地址空间非常有限。
19.1998年9月,OMG的电信任务组发布了基于CORBA的系统与( )系统互通的规范。
20.在智能网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需要将( )概念和智能网事件/触发模型结合起来。
21.软交换技术和原先的电路交换技术不同之处是交换组织由原先的TDM时隙交换网络替换为( )。
22.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 )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23.软交换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还能够通过( )一般采取INAP/TCAP/SCCP over M3UA等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4.在传输平面与外部的接口中,采用( ),包括带内信令。
25.软交换功能的实现是通过网关发出( ),控制语音和数据业务的互通来完成的。
26. ( )将No.7信令转换成IP或根据通信要求发出IP控制媒体网关的数据通信,( )负责电话交换网的PCM流与IP网络数据包的转换。
27.可通过( )信令来完成终端与网守之间的登记注册、授权许可、带宽改变、状态和脱离解除等过程。
28. MGC/CA是软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实现部分。其中,MGC是U.248协议关于MG媒体通道中呼叫连接状态的控制部分,可以通过( )协议或( )、( )对MG进行控制,MGC/CA之间通过( )或者( )协议连接。
29. ( )也称为标记,是一个数据头,用于标识一个径流。LSR用它来转发数据,头的格式是由网络性质决定的。
30.在路由器网络,标签是一隔离的32位的头;在ATM网络,标签被放到虚拟( )的信元头。
31.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在ATM骨干网上引入,它的网络核心部分由( )和( )组成。
32.LER和LSR利用通用域内路由协议( )进行路由处理。在( )提供确定服务质量、区分业务和用户管理的功能,在网络主干处解决性能和容量问题。
33. ( )位于ATM骨干网络的边缘并作为MPLS的入口/出口路由器,用来连接到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