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之王应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业之王应变

“同业之王”应变 (2013-07-29 10:48:37) 转载▼?? 来源: 财新《新世纪》2013年07月29日 记者 凌华薇 李小晓?吴红毓然 ?   7月16日晚上8点整,窗外下着蒙蒙细雨,各家商铺已开始打烊。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26层,稍显狭小的行政楼层会议室,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准时步入。   55岁的李仁杰两鬓略染银灰,与灰色西服、金丝边眼镜十分相配。   这也许是中国银行业内目前最受关注的一位行长。   李仁杰曾在中国人民银行福建分行供职12年;1998年,他从长城证券董事长任上离职,加入兴业银行。2002年,李仁杰从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升任总行行长至今。2007年,兴业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后,从偏于福建一隅的一家普通股份制银行,变得引领行业之先。   2003年,财新记者在福州第一次采访李仁杰时,兴业银行刚刚引入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三家外资战略投资者,价格是市净率(P/B)1.8倍。现在,兴业银行的A股市价是P/B不足0.8倍,即股价在净资产基础上打八折。但这不妨碍很多投资人仍把兴业银行视为最会赚钱的银行。   一是,借助银行业多年的高速增长,早年的投资人实际盈利颇丰。2003年兴业银行的总资产只有2600亿元,不及2012年末资产总额3万亿元的十分之一。   二是,兴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多年保持在25%以上,居业内前三甲,更是指兴业银行每每领创新之先的市场化形象。自2005年首推“银银平台”以来,在业内看来,兴业银行已将同业业务做到极致。   我们谈到近日一部网上纪实性小说《同业鸦片》。匿名的作者出自金融业内,内容糅合了6月“钱荒”(参见本刊2013年第25期“银行履险”)和此前债市机构违规“养券”(参见本刊2013年第15期“债市硕鼠”)等内容。   小说描绘的市场赢家“蓝兴银行”之精明、彪悍的作风,很像在影射兴业银行。被问及此,李仁杰笑称“只看过两章,太过演义”。   谈起6月29日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被记者围追堵截到洗手间的窘人经历,李仁杰直称,并不存在“钱荒”,由此回答了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市场格局变化。在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从业内指出的隐性担保“软肋”,到如何解决风险控制,再到银行业与宏观经济的互动,李仁杰正面回答了不少业内关心的敏感话题,亦不乏避重就轻的太极。   “兴业银行已经准备好了,面对市场和政策可能出现的变化,我们充满自信。”对于当下对同业业务的监管限制,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速可能带来包括同业业务利差趋于逼仄的威胁,李仁杰如此作答。   数据显示,2012年,兴业银行同业业务增速不到50%,而招行、建行、宁波银行增速都在60%以上,民生银行增速达150%以上,平安银行更超过300%,它们显得更为激进。   对于近期不少银行模仿兴业银行“银银平台”盈利模式的竞争局面,李仁杰表示,“银银平台还并没有做到极致”“兴业最不怕的就是竞争”。 ? ?? 没有“钱荒” ?   财新记者:6月底银行间市场的“钱荒”问题几乎变成了全民话题,一些银行成为舆论焦点。你怎么看?   李仁杰:中国的金融体系跟国外完全不一样,不存在所谓“钱荒”的问题。各家银行在央行有20%的存款准备金,整个金融体系在央行还有1%-2%的超额准备金,例如兴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就在2%以上。从这个角度看,不存在所谓“钱荒”。所以,央行也不断声明,总量而言,不存在“钱荒”。   之所以会出现6月份的情况,其实是多个偶然性因素叠加在一起,并被一些舆论故意放大了。我在兴业银行6月26日的投资者交流会议上就表示,这种情况是短时的,不可能延续到7月底。试想一下,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利率居高不下,则国债发不出去,政策性的金融债也发不出去,这几年蓬勃发展的银行间市场的融资停滞,再接下来可能会影响到各家银行的信贷定价,这都会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和中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我相信监管当局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   这次很偶然的流动性紧张,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震动,我认为是因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的传导与金融机构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一些时间差。没有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再加上今年以来国外的分析师及媒体不太看好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国内也有呼应,一时间市场气氛很紧张。我认为这是不理性的,不可持续的。   在这种氛围下,大家难免心慌,都会做预防措施,未雨绸缪。当时我们也把超备(指商业银行存在央行的超额储备金——编者注)加大了很多。比如说,我们正常超备,200来亿足够了,再加上还有六七百亿高流动性的债券,作为第二超备。但那段时间,兴业银行的超备平均都是五六百亿元。全市场都采取这样的措施,就形成了所谓的“钱荒”。   财新记者:市场认为央行希望借流动性警示,推动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这次事件对兴业银行的影响有多大?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