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作曲史的动态规律下.pdf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戏曲作曲史的动态规律下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ofWuhan HUANGZHoNG(JournalConserVatoryofMusic,China) 刘正维 戏曲作曲史的动态规律(下) 摘 要:文章通过历史文献、作曲实践、形态发展、作品剖析,论述了千年来我国戏曲作曲史的动态 规律;并从音乐结构、旋律写作、过门发展、主题创作、调式调性驾驭、性格化创作等方面阐述了诸多的具 有民族特性的作曲技术与技巧问题。 关键词:戏曲作曲;黄金时期;大变革;变奏曲;扬调;屈调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前半叶戏曲作曲普遍开花 20世纪前半叶的戏曲作曲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流派纷呈 20世纪初兴始了戏曲艺术的流派纷呈。就戏曲音乐而言,是各流派领头艺术家进行了不同一般的、富于 创造性与典型性的艺术创造,这是在戏曲声腔类型性袭用的大潮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以京剧而言,不论是名 生还是名旦的流派领头艺术家,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在唱腔方面有自己不同的艺术造诣。比如同为生角 的马连良与言菊朋,同唱《贺后骂殿》中二黄慢板第二句“老皇嫂骂孤王情理难容”的第一句逗词,却以各自的 艺术修养和不同的生理条件刻画了同一个赵匡胤皇帝不同的性格侧面。马氏声音高亮,拖腔唱到加强的高 音sol,而后“滑”下来终止在不稳定的、略带刺激性的si音,表现了皇帝的威严与杀气。言氏声音圆润,只唱 到不带强音的高音mi,而后向下终止在较轻柔的la音,表现了皇帝的宽容与友善。两个拖腔彼此变动不大 却各异其趣,表现了艺术家运用拖腔对人物的不同刻画。如: 另外,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苟慧生、程砚秋,在20世纪前期唱了一段《五花洞》中潘金莲的四句 西皮慢板唱腔,一人一句,各不相同,表现了潘金莲四个不同的侧面。 梅兰芳以唱《贵妃醉酒》等雍容华贵的女性见长。他唱“不由得潘金莲怒脑眉梢”。旋律流畅,用了最通 行的京剧青衣腔,特别在唱“怒脑眉梢”时,并不是一到“怒”字就扬上去唱,立刻就怒起来。而是特意将“怒” 字低唱,待唱“眉”字时才拔到最高音,表现忍无可忍,更充满“怒”的分量。这种处理,既符合作曲时应该“欲 高先低”的对比原则,又表现出潘金莲本不是随意动怒的稳重、沉着的侧面;如: 作者简介:刘正维(1931~),男,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武汉430060)。 收稿日期:2008一04—04 102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l期 尚小云以演《昭君出塞》坚强刚烈的女性见长。他唱“自幼儿配武大他的身量矮小”,一腔内在的怨恨表 白了出来。用了大量四度、六度的下滑装饰音,用了不少的半拍休止和刻意的强音顿挫,表现了潘金莲强健 泼辣的一面。如: 苟慧生以唱红娘等善良活泼的青、幼年女行见长。经常使用sol下方的mi,和do下方的la的下方小三 度音的装饰,表现善意柔情和妩媚。这是其他京剧演唱不常用的具有个性的处理。他唱“年荒旱夫妻们受尽 煎熬”时也运用这些手法,表现了潘金莲良善的本性。如: 程砚秋唱“因此上阳谷县把兄弟来找”,表现了潘金莲流利婉转的美的一面。程派以唱悲剧性的妇女称 著。行腔圆润、柔美丽深情。对“声”的把握和对“字”的韵吐都是造诣很深,非常有名的。字头字腹字尾无不 清晰透彻。就是他的过门也与众不同,讲究流利婉转,旋律的华彩装饰既多而有特色,清新舒畅,独树一帜。 他如: 程砚秋唱《五花洞》的西厦幔槿过门 正是这些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妆点了戏曲园地的流派纷呈。 2.地方性戏曲声腔遍地开花 由于已经有的高腔、昆曲、梆子、皮黄等“四大声腔”的舞台,基本上没有一般布衣的地位,其声腔也不能 满足诸多地方群众不同的审美要求。因此,一场要让普通群众也成为戏曲舞台的主人,要让各种地方性声腔 能够自由驰骋的浪潮席卷了全国。于是各个地方五彩缤纷的戏曲音乐在华夏辽阔的原野上如雨后春笋般地 发展了起来,形成了“四大声腔”之外的许多地方性戏曲声腔系统。它们有: 1)梁山调声腔系统。发源于今重庆万县梁平县(原名梁山县)的胖筒筒调,流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