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和象山--基于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推测.pdfVIP

海上丝绸之路-和象山--基于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推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张广达,关于马合木·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词汇》与见于此书的圆形地图(上)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78(2):29—42。 【7】张星娘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8】苏北海.和阗名称新考叨,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45—55。 (9]于维诚.新疆地名与建制沿革(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10】刘恒武,宁波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以历史文化遗存为中心[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11】(晋)干宝.搜神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f12】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92集部·元别集类【M】.北京:书目文献 出版社,1991。 113】(明)宋濂等撰.元史(一){M】告林人民出版社,1998。 “海上丝绸之路与象山 ——基于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推测 郦伟山 (象山渔文化研究会) 【摘要】象山,三面环海,一路穿陆,是一个典型的半岛县,从北至南200海里曾经是海 丝之路的黄金水道,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中有象山人,也有象山高僧将佛道、茶道、书道传至日 本、韩国,更有北渔山小白礁1号水下考古出水文物,充分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与象山息息相 关,休戚与共。 面海而兴。今天的象山人更是利用得海独厚,得港独优,得景独秀的地理优势,弘扬丝路 精神,融入海丝之路,加快海洋经济建设,为实现海洋强县、强省、强国作贡献。 【关键词】海丝之路象山印记小白礁l号海洋经济 象山位于浙江沿海,地区中国海岸线中段,中国万里海疆东端。北望沪海;东濒大目洋、 日本;南接闽台;西连宁海。陆域面积13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25 公里,有岛礁656个,三面环海,一路穿陆,是一个典型的半岛县。 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自唐神农二年(706)立县以来,象山 人民凭籍山和海的双重优势,书写了一部人类与海洋搏弈的历史,一部经略海洋的历史,一 部与大海共生共荣的历史,一部从大陆走向海洋的历史,哺育了象山人不断地面海、捞海、围 海、煮海、捍海、牧海、航海,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深深的海的印记。 丝绸之路有陆海二道,都是中外贸易通道。海上丝绸之路自西汉初期形成,一直沿用整 个中国古代社会。在这2000多年的中、外贸易历史中,中国的主要输出品是丝绸和瓷器、茶 一69— 叶等;而外国的贸易商品却是五花A.Iq,因此有的学者把这条路称之为瓷器之路,皮货之路, 和丝香之路,等等。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 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互鉴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航海先驱徐福隐迹象山 徐福是位神秘的有很多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东渡传说长期以来流传在象山沿海一带。 才识和胆略过人的秦代方士徐福,为逃避秦朝苛政,利用秦始皇梦寐以求长生不老的机 会,自愿上书效劳,赢得秦始皇信任,并依靠秦始皇提供的条件,率3000童男童女和百工,避 风进港来到象山县蓬莱山(古称小蓬莱,自清康熙年间起又称炼丹山、丹山)隐居“生聚”。被 秦始皇发觉后,他沉着应变,稳住局面,率领船队星夜从象山蓬莱山脚——拢船津渡口入海, 开始了东渡日本的大规模探险活动。 何以为证?象山县非遗申报材料称,除了民间口耳相传,唐朝开始的大量历史文献中都 记载了此事。 唐《蓬莱观碑》中记载:“闻图经宝书之蓬莱山,其迹近古。昔相语,秦始皇使乎仙者辈徐 福也,使泛沧海,访神仙之术于蓬莱山。此(阙四字)游止之乐,药灶踪残,丹井泉在观右焉。” 北宋刘敛的《彭城集》西谷记残碑上记载:“象山绝处海上……旧说徐福为秦皇帝以千童 子求神仙,道海过此。” 宋《宝庆四明志》和元《延祜四明志》中也有相关记载:“栖霞观,县西南二百五十步蓬莱 山下,旧名蓬莱观。秦徐福、梁陶弘景皆隐迹于此。” 元人王传宗《井亭记》:“象邑蓬莱之名,奚始乎祖龙氏命徐福涉蓬莱山掇长生不死之药, 憩兹筑庐,凿井以饮焉”。 清乾隆《象山县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