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关注农村养老问题.pdfVIP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关注农村养老问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高峰论坛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关注农村养老问题 安云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冲击,农村老人的 养老问题日益突显。如何在新形势下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中的优秀道德 精华,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养老问题,是本文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传统孝道及其道德教化 孝道发端于对祖先的崇敬、热爱和祭祀,开始是一种宗教情感。我国现存甲骨文 中虽然没有“孝字,但有“老”与“考,“老’’、“考”与“孝”相同,都表达了子 孙对先祖的尊敬与热爱。“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产生于西周时期,表现为周文化对道 德观念的最初自觉。孝道由祭祀先祖,追怀先辈,演进为敬养父母,延宗保族,宗教 精神与现实人事结合起来,成为关于亲子关系价值肯定的道德规范。 (一)传统孝道产生发展的根源 一是源于血缘亲情。《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我劳瘁’’,“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①孔子道;“子生三年,然 后免于父母之怀②。父母对子女的舔犊之情,养育之恩是“人伦之极也”③因此, 子女“欲报之德,吴天网极④、“夫孝,本人性之固也⑤。也就是说,孝道始于 父母对子女浩瀚无私的养育之情,源于子女对父母知恩图报的反哺之意,始源于人性 中固有的血缘亲情,是亲子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这种血缘亲情也是人类种族繁衍 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是源于血缘宗法制度。血缘宗法制度是指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关系 为纽带,尊崇共同祖先,在家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家族成员不 同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宗法制度所形成的财产分配和承袭关系以及差序伦理和家族主 义,要求家族成员服从家长制的权威,维护家族内部的等级尊卑关系;要求后代“立 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⑥;要求子女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家族尽传 宗接代的义务;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血缘宗法制度的 这些要求凝聚成传统孝道的道德内涵。 三是源于专制政治统治的需要。西周时期血缘宗法关系与社会政治等级和社会权 力相结合,形成了家国同构的宗法式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制度,建立了以君主绝对权 ∞《诗绎·小雅·蓼莪》转引白《中国伦理思想史》第66页,陈瑛等着,贵州人民…版社1985年。 国《论语·阳货》,《论语译着》第188贝,杨伯峻译着,中华书局1980年。 @另:辙:《栾城集·+卜一卷二十血》 ∞《诗经·小雅·蓼莪》转rJIF1《中罔伦胖思想史》第66贞,陈瑛等着,贵州人民}}}版社1985年。 @《忠经·孝敬F1话精解》第85页,夏文华编着,:I匕京燕山ilj版社1991年。 舯《忠绐·孝敬[J话精肼》第77贝,夏艾f}二编着,北京燕山…版{l:1991年。 146 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高峰论坛 威为核心的家天下。在家国同构的宗法等级制社会里,忠孝合一、互通互融,在家庭 对家长的尽孝,在国家就是对君主的尽忠,“孝者所以事君之义”,①“以孝事君则忠” ②。忠孝合一,移孝作忠的忠孝观,使孝道成为专制政治统治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 道德基础。因此孝道自奴隶社会产生后,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青睐,经过精心的道德 文化设计,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道德规范。 (二)传统孝道的内涵 传统孝道是家庭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服务于封建专制政治统治, 其中必有许多封建性的道德内涵,如:家长专制、子女服从的亲子观;延宗保族、无 后为大的家族观;忠孝合一、移孝作忠的忠孝观,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的情法观等, 这些封建性的道德内涵维护了封建家长制和专制政治统治,剥夺了子女的独立人格, 是传统孝道中应该批判和剔除的糟粕。 传统孝道的产生又源于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源于人类所固有的人性天性, 它反映了人类种族繁衍的自然规律,反映了以家庭为社会经济单位的条件下,父母子 女之间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对亲子关系普遍规律和道德义务的反映,具有客观 真理性,并且与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文化心理相结合,构成传统孝道中具有民族特 色的道德精华。③ 其一、赡养父母 赡养父母是传统孝道的首要道德内涵。《尚书·酒诰》记载:“妹土嗣尔股肱纯, 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④指出百姓努力耕 作,勤种黍稷,肇牵牛车,外出交易,为的是孝养父母。孟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