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道、佛的自我超越哲学——孔子的amp;quot;四毋amp;quot;、庄子的amp;quot;三无amp;quot;和佛家的amp;quot;破二执amp;quot;之比较.pdf
118 《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
儒、道、佛的自我超越哲学
——孔子的“四毋”、庄子的“三无”和佛家的“破二执”之比较
张文勋
提要儒、道、佛三家学说在对待现实人生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但都追求一种
超越世俗、超越物累、超越自我的人生境界。孔子的“四毋”说、庄子的“三无”说和佛家的
“破二执”说,都是为了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精神境界。三家学说中的自我超越哲学,对净
化人们的心灵,消除人的私欲心,是很有警世意义的。
关键词 四毋三无破二执 自我超越
在中华传统大文化系统中,儒、道、佛三家的学说,无疑具有互补的主流地位。三家学
说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儒学主经世致用,道家主虚无,而佛学则主色空。然而,在中华大
文化系统中,三家不同的学说之间却有其契合之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有可以互补、互融
的相通之处,这也就是古人所说“教殊而道契”和“三教同源”的根据。
儒、道、佛三家学说,在对待现实人生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或人世、或避世、或出
世,各有其说,但有一点则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那就是对主体人格精神的追求,也即是对人
生最高境界的追求。这最高的精神境界,就是一种无欲、无私、无我、无畏的境界,是一种
超越世俗、超越物累、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各家提出了一些看似不同
的主体人格修养的方法,但仔细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却大有相通之处,这就是三家学说之
间的契合点。也许,这也正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熏陶下成长的中国先圣先贤们所追求的崇
高人格精神的契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崇高人格精神,既是一种理想,但也是一
种可以实践的理性精神,是一种可望又可及的精神。孔子提倡的“四毋”说、庄子提出的
“三无”说和佛家提倡的“破二执”说,都是为了达到这种超越的人格精神境界。这也是我
中华文化所崇尚的作为人的主体精神的崇高品格。
一孔子的“四毋说
《论语·子罕》中有这样几句话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对这几句话的解
释,也有所不同,但大体上的意思是接近的。比较多的解释是说孔子坚定地主张修身的四
条原则,即文中说的“四毋”。但有的人提出质疑认为,“绝”字若作断绝解,则“绝”“四毋”
就于义有抵牾。但“绝”字在古汉语中是个多义字,这里应解释为坚持做到“四毋”或绝对
主张“四毋”。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中是这样解释的:“孔子一点也
没有四种毛病——不悬空推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这虽然有些勉强,
万方数据
儒、道、佛的自我超越哲学 119
也有些现代化,但是可以肯定孔子是坚持“四毋”的原则,这应是对的。“绝”是“无”的比较
级,这里的“绝”,就是“绝无”的意思,后面的“四毋”也就是“四无”,“无”也就是“绝”。刘宝
楠在《论语正义》(见《诸子集成》)中说:“毋者,禁止之辞。毋即绝也。”这样,原意即是:子
绝四:绝意、绝必、绝固、绝我,意思就通畅了。对孔子“四毋”的含义的解释,我认为还是宋
代的朱熹比较得其要旨。他在《论语章句集注》中说:
绝,无之尽者。毋,《史记》作无,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执滞也;我,私
己也。四者相为终始: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盖意、必常在事前,固、
我常在事后。至于我,又生意,则物欲牵引,循环不穷矣。
按朱熹的这种解释,孔子的“四毋”应该包含有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四毋”的含义。毋意,说的是要限制人的私欲。朱熹把“毋意”的“意”字解释为
私意是符合原意的,由物欲而产生私意,正是佛家所说七情六欲的产生,都成为左右人的
思想行为的意念。儒家学说并不是不承认“私欲”的存在,所谓“饮食男女之欲”是与生俱
来的存在,关键在于要把私欲引导入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轨道上来,所谓“发乎情,止
乎礼义”就是这个意思。在“道”的面前,个人的“意”(私欲)必须无条件让位,或者说个人
的私欲必须融化于“大道”之中。“道”的本质是“仁义”,是“爱人”,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公
而忘私”、“大公无私”。宋明理学家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的极端,不是孔子
时代的以人为本的儒学,但也可看出在儒家那里,人欲必须服从于天理。所谓天理,也就
是他们所追求的“大道”。可见,孔子的“毋意”,并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低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pdf
- 低年级写字起步教学初探.pdf
-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表现分析.pdf
- 低强度中频超声杀伤卵巢癌细胞的初步研究.pdf
- 低强度多频超声浸取碱蓬籽油.pdf
- 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初步临床观察.pdf
- 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不同接种密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pdf
-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pdf
-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整合素-局部粘着斑激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力化学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pdf
-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坐骨神经p53表达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