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强世功6主权_政治的智慧与意志_香江边上的思考之六_.pdfVIP

读书强世功6主权_政治的智慧与意志_香江边上的思考之六_.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强世功6主权_政治的智慧与意志_香江边上的思考之六_.pdf

主权:政治的智慧与意志 强世功 ——香江边上的思考之六 一九七七年,被港督任命为“经济多元化顾问委员会”委员的立法局 议员罗德丞开始思考关于香港地区前途的方案,因为对新界土地的开发 涉及租约,他设想港府把新界土地租约续签到“九七”之后,造成英国 继续租借的既成事实,继续保持英国对香港的殖民。无论是不是与这个 方案有关,两年后麦理浩访京确实提出了续签租约问题。这立即引起邓 小平的高度警觉,他当即表示中国届时会收回香港。为此,他责令中央尽快 组织力量研究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准备用来解决台湾问题的“叶九条”就 发展为中央对港方针的“十二条”,“一国两制”的思想也由此形成。 当时,中国的国际战略着眼于联合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抗苏联 霸权,以便减轻北方大陆边境的军事压力,从南方发起经济上的改革开 放。由于中美关系缓和,邓小平借机提出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还不 在当时的决策视野中。然而,英国人提出续签新界土地租约,迫使他提 前思考香港问题,把解决香港问题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范例。这种决策 的转变加速了香港问题的提前解决,无疑不利于英国人,以至于不少人 认为从土地租约问题入手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假如按照“澳门模式” 可能又是另一种情形。 其实,英国人当时选择在租约这个法律细节上偷步,是幻想着继续 维持殖民统治。这种思路由于一九七九年撒切尔夫人的上台进一步强化。 其时,冷战格局发生了有利于英美的转变:苏联入侵阿富汗遭到了全球抗 议,中越战争和邓小平访美,使得“铁三角”不利于苏联;苏联计划经 济的弊端暴露无遗,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则推行自由政策重振资本主义经 济;军事上里根抛出“星球大战计划”力图取得对苏联的战略优势,而 2 8 撒切尔夫人则通过马岛战役来重振大英帝国的雄风。然而,在殖民主义 和帝国主义遭到唾弃的时代里,撒切尔夫人必须为战争寻找新的理由: 福纳克 (即马岛——引者)的人民和英国的人民一样,是海岛民 族……他们人数不多,但一样有权利过和平的日子,选择他们想要 的生活方式,决定他们想要效忠的国家。他们的生活方式是英国式 的,它们的效忠对象是英国皇室。我们要尽一切可能维护他们的这 些权利,这是英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女王陛下政府的责任。(《戴卓尔 夫人回忆录》(上),122页) 撒切尔夫人在议会中的这段演说的理论基础就是《联合国宪章》中 所肯定的 “民族自觉”理论。这既是威尔逊的原则,也是列宁的原则。 威尔逊和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强调受殖民地统治的民族从殖民地的枷锁 中解放出来,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可实际上,威尔逊希望的是这些殖 民地从西班牙、英、法、德这些老牌殖民主义者中解放出来,然后纳入 到美国的保护体系中,比如拉美、东南亚就是如此。而俄国则把基于民 族自决理论从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帝国中独立出来的中亚诸国直接并入 到苏联。撒切尔夫人再次启用民族自决理论,不过是为了改变大英帝国 从一九五六年苏伊士运河惨败以来似乎已注定日渐式微的命运,使英国 重新获得信心。正如撒切尔夫人在胜利后所言:“我们不再是个日薄西山 的国家。我们已重新寻回自信……绝对不要把这场胜利解释为回光返照, 决不是这样——我们感到愉悦的是,英国已经重燃过去世世代代的耀眼 光芒,而且近日的荣光绝不比过去逊色。英国已在南大西洋重寻自我定 位,而从今以后,只有更加奋步向前,保持这份荣耀。”(同上,172页)正 是带着这份自信和傲慢,撒切尔夫人踏上了中国的旅程。 和马岛一样,英国人在香港地区问题上也有一张政治牌,这要归功于 麦理浩治港十多年的成就,香港精英阶层已认同了英国统治,开始抗拒回 归。但英国政府很清楚,这张牌在香港无效,因为它没有实力与中国开战。 不过,和马岛不同,英国人多了另外两张牌:三个国际条约的法理牌和香港 2 9 地区已成了“生金蛋的鸡”的经济牌。于是,一九八二年九月,撒切尔夫人在 与邓小平就香港前途会谈中,一开始就提出了香港的繁荣问题,认为香港 繁荣系于香港人对前途的信心,而繁荣和信心系于英国的继续统治,中英 双方只有在香港未来治权上达成协议,才能讨论主权问题。表面上看,撒切 尔夫人打的是经济牌,但其背后却隐含着法理牌,即主张三个不平等条约 继续有效,英国人合法地拥有对香港的

文档评论(0)

wgv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