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第三节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解析 首联写翠屏口地势险要,关塞雄壮,武备森严,具有严阵以待的气势。次联写军用的马牛之多,部队宿营的灯火之多,借指戍边的战士之多。结尾一联诗人发出慨叹,由于金军主帅的无能,尽管有翠屏口这样的天险,尽管有庞大的军队,也只能败北。 答案 首联写地势险要,武备森严;次联写军队之多;尾联一个“可怜”即“可惜”,写战争的结果却是惨败,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塞下曲 许 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该诗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表面看来,作者对诗中的边塞战争即不歌颂。也未诅咒,但从他描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不赞成这场战争的。只是用白描手法粗笔勾勒这场战争及其结果,不发议论。 答案 诗纯用白描手法叙事,不发任何议论。前两句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一次夜战。这次夜战的结果,使得半数左右的战士再没有回来。在成千下万的牺牲者中,有一位战士,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还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战士的死去,寒衣的寄来,这一典型情节表达了战士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答“以小见大”亦可) 3.阅读下面的这首南朝古诗,回答问题。 别范安成 沈 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①。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②。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注】 ①易:看得轻易。前期:来日重见之期。 ②难重持:难得再有持杯共饮的机会了。 (1)诗中的“易”与“难”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虚实结合,哪一句是虚写?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易”与“难”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少年与暮年不同人生阶段对离别的感受。少年时,不知离别的愁苦;暮年时方知离别的愁苦,担忧难有再会的机会了。诗人以前者衬托(或反衬)后者,表达此时与朋友离别的凄伤之情。 (2)虚写的是第七句。它表达的意思是:分别以后,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更不用说在现实中了。这强化了全诗的感情,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4.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望罗浮 翁方纲 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①。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②层泉落,三千丈翠飞。 与谁参画理?半面③尽斜晖。 【注】 ①钓矶:钓鱼台。②四百:罗浮山有大小峰峦四百多座。这里用“四百”,是称峰峰有飞泉。③半面:山的西面。 “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被称作是描写瀑布的“神来之笔”,请就所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句从远望的角度写罗浮山飞瀑,“四百层”“三千丈”,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飞泉之多、之高;“翠飞”则是用比喻形容瀑布倾泻如翠玉飞溅,写出了瀑布的色彩之美。两句绘形绘色,多角度表现了罗浮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 余 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 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做些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四路宣抚使。当时诗人与范仲淹交往甚密,于是上奏章慷慨陈词,结果也被贬。这首诗即诗人感此事而作。 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有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等。这首诗歌前四句写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情;后四句直抒胸臆。 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前两联借景抒情,描写了子规啼叫、疏烟明月、微雨落花等景物,写出了一幅残春图景,寄寓了自己的感情;后两联直抒胸臆,联想到范仲淹及自己的遭遇,诗人肝肠寸断,涕泪滂沱,惭愧自己为名利所缚,感叹不如及早归隐田园。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 此诗作于至德三年(758)作者因事由苏州长洲尉被贬潘州(今广东茂名市)南巴尉之时。 (1)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冲刺训练第19天.doc
-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冲刺训练第18天.doc
- 2012届高三语文教学质检(二)新人教版.doc
- 2012届高中语文 1.1.1《季氏将伐颛臾》同步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4.doc
- 2012届高中语文 1.1.1《〈物种起源〉绪论》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5.doc
-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第二节诗歌的语言课件.ppt
- 2012届高中语文 1.1.1《祖国山川颂》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
- 2012届高中语文 1.1.1《祖国山川颂》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3 .doc
- 2012届高中语文 1.1.2《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5.doc
- 2012届高中语文 1.1.1《物种起源》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5.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