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第二节诗歌的语言课件.ppt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第二节诗歌的语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第二节诗歌的语言课件

1.设问方式 这类试题提问都比较明显,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1)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前人认为,某词(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有何看法? (3)这首(句)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语?为什么? (4)你认为哪一诗句(词)在全诗中是关键? (5)理解某诗句(词)在全诗中的作用。 2.答题思路 第一步:点明哪一诗句(词)在全诗中是关键(如果试题已经点明,这步骤可以省略)。 第二步:简明分析诗句(词)在全诗结构上或在突出诗歌主题或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第三步:抒发或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从以上可知道,第二、三步骤内容可以合在一起回答。 一个时代的诗歌创作在语言运用上会形成一些共性,这是诗歌时代语言风格。如唐朝诗歌多数是较直白的,而宋朝诗歌则较为含蓄。诗人由于个人阅历及性格不同,其用词也有个性,形成诗歌个人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多角度评判标准,在中学阶段,我们一般能够理解如下常用的评判词语也就差不多了。这些常用的词语是: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雄浑豪放、清新婉约、明白晓畅、委婉含蓄、沉郁刚健、简练生动等等。 相比之下,由于这类试题一般情况下都能判断,考查区分度不大,因此,这一两年出现的频率较低。 分析语言风格(特点)鉴赏型试题答题指导 1.设问形式 考查诗歌语言特色的评析这类试题特征较为明显,常见的提问方式如下: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3)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4)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2.答题思路 第一步:准确简明指出语言特色。(先观点) 第二步:结合全诗,用诗歌中相关语句(或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后分析) 第三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回答要具体,这一步骤是诗歌体裁答题共性) 同理,以上三个步骤中第一、第三步骤是可以合在一起的,但三个步骤的内容要完整。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第一联上下两句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最传神的字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然后根据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再作精确选择。 答案 分别是“吐”“对”。着一“吐”字,形象地写出了“银烛”燃烧的情景,赋予“银烛”人格化,显得生动形象。“金樽对绮筵”中用一“对”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试析《送魏二》一诗中“凉”字的丰富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析某字的表现力,要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考虑。(2)弄清诗的结构特点:诗的前半写实景,后半乃虚拟。它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答案 (1)从字面上看,“凉”是写秋风秋雨带来的凉意,属于身体方面的感受。但这是在酒后,是在醉不成欢惨将别之际,原来内心的凄苦与外在的风雨交替作用,使别者倍感凄凉。 (2)用了虚写的手法,由眼前景物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炼字题经常出现非正常搭配的字词,需要你挖掘出它的深层含义。 答案 同意。“赚”字富于幽默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 4.(2012·济宁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穷边词(其二) 姚合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诗的第三句有两个词用得好,请指出并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三句写入夜以后的边镇的景象。诗人只用了“满城丝管”四字来描绘它,这是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