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届高中语文 3.13《等待戈多》同步备课教案 粤教版必修5.docVIP

2012届高中语文 3.13《等待戈多》同步备课教案 粤教版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高中语文 3.13《等待戈多》同步备课教案 粤教版必修5

等待戈多(节选) 萨缪尔·贝克特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荒诞戏剧的概况以及《等待戈多》在戏剧历史上的重大影响。 2、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本文所体现的深刻人生哲理。 3、理解节选部分中的戏剧语言、环境描写、情节结构的荒诞特点。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差别。 教学重点 以“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为突破口理解本剧的“等待”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本剧人物梦呓之言和无聊动作所隐藏的人生痛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了解内容,设计问题讨论是较合适的教学方法,问题可以是: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 教学用具 投影介绍有关贝克特及西方荒诞戏剧的概况,准备《等待戈多》戏剧片,事先让学生观看,印发有关作者和作品的介绍文字。 预习要求 课前印发有关资料给学生,要求在上课前浏览一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从《大话西游》中的著名台词导入 1、唐僧被牛魔王抓住要被绞死了,这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唐僧扬声高叫: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语言的无理和荒诞) 2、“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语言的无意义) 3、“你真的想要吗?如果你真的想要的话,你就说嘛,虽然你深情地看着我,但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你真的想要吗?那就给你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语无伦次) 其实有很多事情在其表面的荒诞之下,内里却有着令人信服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我们就来欣赏一出真正的荒诞剧《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一剧,1959年在巴黎上演,主要是因为此剧作者贝格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我们用传统的审美眼光看待该剧时,它又是那样的不可理解,甚至是难以卒读。难怪许多有经验的理论家和观众都对此迷惑不解。据说一个演员在演完《等待戈多》之后怒气冲冲地说:我根本不知道演的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一个谜,又不是一个谜。让我们打开书本。 ☆2006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 创新思维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其中最能引起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有:先挑出3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①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 ②戈多今天已经来了 ③留一点空白 这三个话题引发你怎样的想像、感悟和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话题,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该话题范围内。 二、背景资料 1、贝克特:(1906~ )爱尔兰小说家、戏剧家。长期居住在法国,兼用英、法两种文字写作。生于都柏林一中产阶级家庭。曾学意大利文、法文,当过教师。1938年长篇小说《莫非》出版。同年定居法国,二战时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1942年又一长篇小说《瓦特》出版,之后又有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马洛纳之死》、《无名的人》。剧作有成名作《等待戈多》(1952)以及《结局》(1957)、《啊,美好的日子》(1963)、《喜剧与小戏数种》(1972)等。在它的作品中找不到具体的社会主题,最突出的题材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无望的寻求和期待所进行的思考和描绘。他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所以有人称他的小说是“反小说”,戏剧是“反戏剧”或“荒诞派戏剧”。他被公认是法国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等待戈多》被视为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评语是:“他的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2、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一般没有故事,不讲结构。 (2)剧中没有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3)舞台形象支离破碎。 (4)语言非理性,非逻辑,混乱、矛盾,不合语法,枯燥重复。 3、讨论为什么本剧法国人看得如痴如醉,在中国上演时观众走了一大半。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探讨荒诞派产生的原因,生存的土壤) 三、研究课文 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全体讨论。 1、戈多指什么? 作者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西文评价家有的认为代表上帝,有的认为代表永生、理想和幸福。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2、两个流浪汉在做什么,有什么用意? 他们是人类的象征,软弱而无力,无法改变生活,充满了空虚和绝望。 3、本剧的主题是什么? 一般的西方评论认为,《等待戈多》的主题是“等待”。贝克特在剧中所揭示的世界是荒诞的、残酷的、不可思议的。而在这个荒诞的、残酷的、不可思议的世界中,人的处境是尴尬的,人的寻求和期待是无望的。戈多应是人们正在等待的某种希望,但这种希望老是不来,或者说,老是答应要到明天才来……于是 希望也渐渐变成了无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