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1. 名词、术语1.1 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1.2 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1.3 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1.4 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1.5 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2. 事故类别01 物体打击02 车辆伤害03 机械伤害04 起重伤害05 触电06 淹溺07 灼烫08 火灾09 高处坠落010 坍塌011 冒顶片帮012 透水013 放炮014 火药爆炸015 瓦斯爆炸016 锅炉爆炸017 容器爆炸018 其它爆炸019 中毒和窒息020 其它伤害3. 伤害分析3.1 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细分类详见附录A.1)。3.2 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确定原则:a. 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b. 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细分类详见附录A.2)。3.3 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细分类详见附录A.3)。3.4 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细分类详见附录A.4)。3.5 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细分类详见附录A.5)。3.6 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细分类详见附录A.6)。3.7 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细分类详见附录A.7)。4. 伤害程度分类4.1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4.2 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4.3 死亡5.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5.1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5.2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5.3 死亡事故a.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 ̄2人的事故。b.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6. 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企业工伤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有:6.1 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计算公式:死亡人数 3千人死亡率=------×10 (3)平均职工人数(1) 6.2 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计算公式:重伤人数 3千人重伤率=------×10 (2)平均职工人数 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的计算方法有:6.3 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的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计算公式:伤害人数 6百万工时伤害率:A=-----×10实际总工时(3) 6.4 伤害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计算公式:总损失工作日 6伤害严重率:B=------×10 (4)实际总工时6.5 伤害平均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计算公式:B 总损失工作日N=—=------A 伤害人数 (5) 适用于以吨、立方米产量为计算单位的行业、企业使用的计算方法有:6.6 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人数 6百万吨死亡率=-------×10 (6)实际产量(吨)死亡人数 4万米木材死亡率=---------×10木材产量(立方米) (7)【章名】 附录A:(补充件)A.1 受伤部位分类号1.01 颅脑1.01.1 脑1.01.2 颅骨1.01.3 头皮1.02 面颌部1.03 眼部1.04 鼻1.05 耳1.06 口1.07 颈部1.08 胸部1.09 腹部1.10 腰部1.11 脊柱1.12 上肢1.12.1 肩胛部1.12.2 上臂1.12.3 肘部1.12.4 前臂1.13 腕及手1.13.1 腕1.13.2 掌1.13.3 指1.14 下肢1.14.1 髋部1.14.2 股骨1.14.3 膝部1.14.4 小腿1.15 踝及脚1.15.1 踝部1.15.2 跟部1.15.3 ■部(距骨、舟骨、■骨)1.15.4 趾A.2 受伤性质分类号2.01 电伤2.02 挫伤、轧伤、压伤2.03 倒塌压埋伤2.04 辐射损伤2.05 割伤、擦伤、刺伤2.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曾经》电影赏析.pptx VIP
- 钛合金薄壁鼓筒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doc VIP
- 一种具有去除异味和抗菌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VIP
- 标准图集-15G107-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pdf VIP
- 公路统计年报要求及报表制度讲解.pptx
- TUCST007-2020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标准.pdf VIP
- 临床营养病例讨论.ppt VIP
- 基层常见病的诊疗与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世界水日-节约用水主题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