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水肥管理条件下寒地稻田CH4排放研究(摘要).pdf
2013,19(4 )
综合信息(全国第十五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信息集锦) :151
培养液 pH 在 5.0 时各指标达最大值 ;水稻幼苗根冠比则表现为随 pH 的下降而减小,表明 pH 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大于对茎叶生
长的影响。 同时,随着 pH 的降低,常规稻的根系干质量、苗干质量 以及总干物质量的下降幅度均大于杂交稻,表明常规稻的苗
期耐酸能力要弱于杂交稻。 随着 pH 下降 ,根系 SOD 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常规稻在 pH 为 5.0 时达最大值 ,杂交稻在 pH 为 4.0 时
达最大值 ;CAT 活性随 pH 下降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 所有品种均在 pH 为 4.0 时达最大值 ;POD 活性则随 pH 的下降表现出
升高的趋势 。 随 pH 的降低,根系 中 IAA、GA3、ZR 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 pH 为 5.0 时达最大值 ,ABA 则随 pH 下降表现
为升高趋势 。
不同水肥管理条件下寒地稻田 CH4 排放研究(摘要)
董文军 1,2 来永才 1* 孟 英 1 唐 傲 1 张喜娟 1,2 冷春旭 1 王连敏 1
1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 哈尔滨 15008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尔滨 150086;
*
第一作者:dongwenjun0911@163.com ; 通讯作者,E-mail :yame0451@163.com )
稻田是 CH 重要的排放源 。 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受到广泛关注。 水肥是影响农田 CH 排
4 4
放的重要因素 , 研究不同水肥管理条件下稻田 CH4 的动态排放特征, 揭示作物高产与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水氮调控理论与技
术,可为我国寒地粳稻生产力及稻田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和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本试验于 2012 年在哈尔滨市民主乡示范
园区内进行。 供试水稻品种为龙稻 5 号(超级稻),栽插株行距为 13.2 cm × 29.7 cm ,每丛栽插 3 株。 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长
期淹水(自水稻移栽后田间始终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直到收获前一周落干)和间歇灌溉(淹水-烤田-淹水-干湿交替灌溉,直到
2 常规对照)、75 kg/hm2 低氮)、 150 kg/hm2 中
收获前一周落干)2 个水平,副处理为氮肥施用,施尿素折合成纯氮分别为 0 kg/hm ( ( (
2 高氮)4 个水平,3 次重复。 小区间用田埂隔开,并采用单排单灌的灌水方式。 采用静态暗箱-气象色谱法在水
氮)和 225 kg/hm (
稻的关键时期监测 CH4 的排放通量,估算累积排放量及引起的温室效应,监测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等。 研究结果表明 :(1)在间
歇灌溉条件下,中氮和高氮处理的 CH 平均排放通量均低于对照,且 中氮处理达显著水平;在长期淹水条件下,高氮处理的 CH
4 4
平均排放通量显著低于对照,中氮次之。在间歇灌溉和长期淹水条件下,CH4 的排放量均表现为中氮<高氮<对照<低氮。(2 )在间
歇灌溉和长期淹水方式下,中氮处理的稻田 CH4 全球增温潜势较常规对照分别降低 25.0%和 17.6%,同时,单位产量的全球增
温潜势分别降低 60.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