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静相随 数形相映 思画相济——例解小学数学高段解题教学的策略.pdf
教苑腔教删析泣
助静稠赠瞰碧稠骢届画稠瓣
——例解小学数学高段解题教学的策略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光明中心小学(311200)俞镇荣
在高段数学解题教学中,一线教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 的问题,复杂的问题可以此类推”。
困惑:有些题目学生已经做过好几遍,且讲过很多次的习 案例(二):
题,部分学生还是“照错不误”。这种“过目即忘”“一错再错” 有两个同样大小的硬币,一个硬币00不动,让另一个
的现象令人焦虑。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具有敏锐的数感、 硬币0B在0D的外沿滚动(是无滑动地滚动),即向P点
符号感和对等量关系的感悟呢?为改变现状,我在解题教学 绕点曰转动,当OB回到初始位置时,P点绕点曰转了几
实践中,尝试着用“动静相随,数形相映,思画相济”的策略, 圈?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在解答这题以前,很多学生对答案没有把握,在争论
一、动静相随。从抽象转具体。克服思维定势 中,我一面动手做实验,一面在屏幕上显示了以下五幅图。
在解题教学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操作、演示等教 /,、、石、
学活动,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 ∞探’,∞摧,∞
势。. \夕弋/
案例(一): (1) (2) (3) (4) (5)
在解“植树问题”应用题时,我发现有半数以上的学生 我用展板剪两个半径相同的圆,模拟上述的滚动过程
对“间隔”和“棵数”间的+l、一1弄不清楚,于是在解题前先 (图1),0D与0B从P点开始滚动,圆心曰同时绕圆心0
让5个学生每隔l米在教室里站成-N队伍,让5个学生转动,点P绕点口转动情况如下:当圆心曰绕圆心0逆时
都当成“树”,再提出“只栽一端”“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 针转3900后,到图(2)的位置时,点P绕点B转动了半周,
这三种情况。然后我出示题目:“3月12日植树节。学校大 即0曰自转了半圆;当圆心曰绕圆心D转180。到图(3)的
门到幸福公路接口处120米要求种树,请你设计方案并计 位置时,点P绕点曰转动了一周;当点口绕点0转了2700
算出要准备几棵树苗?”题目一出有很多学生异口同声问: 时,点P转到图(4)的位置时,点P实际绕点B转动了1.5
“老师。怎么没有要求间隔?” 周;当0曰到初始位置时,点P绕圆心曰转了二周(图5),
师:间隔几米请你们自己先思考,你觉得怎么合适就 即0曰自转了2周。
定,然后算出种多少棵树苗。 在解题过程中若碰到疑难问题或用抽象的思维解决不
生。:我想每两棵树间隔lO米,两端都种。 了问题时。用动态演示和静态思考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找到
生::我打算两棵树间隔8米,一端不种。 正确的答案,能在“山穷水尽”中“柳暗花明”。
生3:我计划每两棵树之间相隔5米,两端都不种。 二、数形相映.由图意映题旨。拓展思考路径
生。:我设计每两棵树间隔6米,两旁两端都种。 数学作为所有科学的思维基石,数形相映在解决数学
生,:我想每棵树间相隔4米,只种一旁。两端都不种。 问题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数”有利于对问题进行量化分析
与抽象表达,而“形”的直观形象性更趋于大众思维,“形”与
师:如果有几个间隔,两端两旁都种,要种多少棵呢? “数”有机结合,能更清晰地表达复杂的数学思维。在解题中
生6:如果有几个间隔且两端两旁都种,要种(斛1)池棵。 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生,:因为两端都种是n+l,且要求两旁都种,所以要 案例(一):
(n+1)x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利用河砂和石粉制备RPC的试验研究.pdf
- 利用湿法反应制备的LiV3O8的锂离子扩散特性.pdf
-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尺寸的疏水型 SiO2纳米微粒的研究.pdf
- 利用煤矿废弃物页岩制备泡沫隔热陶瓷研究.pdf
- 利用牛奶蛋白生产高营养添加剂.pdf
- 利用牛血清蛋白合成CdS纳米棒和网状纳米线.pdf
- 利用玉米秸秆制备木霉菌可湿性粉剂.pdf
- 利用球磨制备AB2-AB5复合贮氢合金及其电极性能和微观结构研究.pdf
- 利用甘蔗渣制高蛋白饲料.pdf
- 利用甘蔗糖蜜与乳清粉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pdf
- 助力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江苏华通动力高铁基础施工技术交流会在玉门市成功召开.pdf
- 助力智慧成长,培养大数据时代高端人才——IBM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发布信息管理联合人才培养计划.pdf
- 助熔剂对Sr0.97Si2N2O2∶0.03Eu2+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的影响.pdf
- 助熔剂法制备的(Ce0.67,Tb0.33)MgAl11O19绿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pdf
- 劲润牙本质保护膜预防活髓牙全冠制备后牙本质过敏症的扫描电镜观察及临床疗效研究.pdf
- 包埋紫杉醇的Pluronic P85聚乳酸纳米粒子制备及体外释放行为考察.pdf
- 包头地区电力通信网和设备运行分析.pdf
- 包头市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pdf
- 包套锻造对Ti-45Al-5.4V-3.6Nb-0.3Y.pdf
- 包茎松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pdf
文档评论(0)